三峡枢纽区域水路货运综合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2页 |
·引言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三峡枢纽区域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2-26页 |
·三峡枢纽区域运输现状 | 第12-19页 |
·三峡水利枢纽通航现状 | 第12-14页 |
·三峡枢纽区域翻坝转运现状 | 第14-19页 |
·三峡枢纽区域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目前翻坝转运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三峡升船机缓建带来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三峡枢纽区域货物运输供需缺口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三峡枢纽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 第26-36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26页 |
·船闸调度优化指标的确定 | 第26-28页 |
·三峡枢纽优化调度方案 | 第28-34页 |
·2009─2011年调度方案 | 第28-30页 |
·2012─2015年调度方案 | 第30-32页 |
·2016─2020年调度方案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三峡枢纽区域货物翻坝运输可行性评价 | 第36-47页 |
·三峡枢纽区域主要货物运输特点分析 | 第36-38页 |
·翻坝运输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1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1页 |
·基于熵权法的翻坝运输可行性评价 | 第41-46页 |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基于熵权法的评价步骤 | 第43-44页 |
·翻坝可行性评价 | 第44-4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三峡枢纽区域水陆联运组织方案研究 | 第47-61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47页 |
·三峡枢纽区域水陆联运组织方案 | 第47-53页 |
·2009─2011年水陆联运组织方案 | 第47-49页 |
·2012─2015年水陆联运组织方案 | 第49-52页 |
·2016─2020年水陆联运组织方案 | 第52-53页 |
·三峡枢纽区域水陆联运组织方案的优化 | 第53-60页 |
·水陆联运组织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3-57页 |
·水陆联运组织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三峡枢纽区域水路货运组织总体方案 | 第61-63页 |
·总体方案设计的目标 | 第61页 |
·三峡枢纽区域水路货运组织总体方案 | 第61-6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