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5页 |
1 2型糖尿病 | 第11-13页 |
·糖尿病的定义、分类 | 第11页 |
·T2DM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 | 第11-12页 |
·T2DM的遗传模式 | 第12页 |
·T2DM易感基因的鉴定策略 | 第12-13页 |
·T2DM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2 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 | 第13-16页 |
·IL6R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 第13-14页 |
·IL6R的信号传导方式 | 第14-15页 |
·IL6R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 | 第15页 |
·IL6R基因与T2DM | 第15-16页 |
·IL6R基因与肥胖 | 第16页 |
3 脂联素基因(adiponectin,APM1) | 第16-19页 |
·脂联素的结构与功能 | 第16-17页 |
·脂联素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和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APM1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 | 第18-19页 |
·APM1基因与T2DM | 第19页 |
4 KCNQ1基因 | 第19-21页 |
·KCNQ1基因及蛋白结构 | 第19-20页 |
·KCNQ1基因与T2DM | 第20-21页 |
5 SNP及其应用 | 第21-23页 |
·SNP | 第21页 |
·SNP的检测方法 | 第2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P | 第21-23页 |
6 Meta分析 | 第23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1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2 样本征集 | 第25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5-26页 |
·生化检测 | 第25-26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6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6页 |
4 DNA提取 | 第26-27页 |
5 IL6R基因D358A多态性检测 | 第27-28页 |
·PCR | 第27-28页 |
·基因分型 | 第28页 |
6 APM-1基因SNP45多态性检测 | 第28-29页 |
·PCR | 第28-29页 |
·基因分型 | 第29页 |
7 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检测 | 第29-31页 |
·PCR反应体系 | 第29-30页 |
·PCR循环参数 | 第30页 |
·基因分型原理 | 第30-31页 |
8 统计学分析 | 第31页 |
9 Meta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1 IL6R基因D358A多态性与T2DM的关联分析 | 第32-37页 |
·研究对象及其临床特征 | 第32页 |
·IL6R基因D358A多态基因型鉴定 | 第32页 |
·IL6R基因D358A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2-33页 |
·IL6R基因D358A多态不同性别的亚组分析 | 第33页 |
·IL6R基因D358A多态不同BMI的亚组分析 | 第33-34页 |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4页 |
·IL6R基因D358A多态与T2DM的Meta分析 | 第34-37页 |
2 APM1基因SNP45 T/G多态性与T2DM的关联分析 | 第37-42页 |
·研究对象及其临床特征 | 第37页 |
·APM1基因SNP45 T/G多态基因型鉴定 | 第37-38页 |
·APM1基因SNP45 T/G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8页 |
·APM1基因SNP45 T/G多态与T2DM的相关性 | 第38-39页 |
·APM1基因SNP45 T/G多态与T2DM的Meta分析 | 第39-42页 |
3 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与T2DM的关联分析 | 第42-47页 |
·研究对象及其临床特征 | 第42页 |
·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基因型鉴定 | 第42-44页 |
·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44页 |
·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 | 第44页 |
·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与T2DM的Meta分析 | 第44-4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50页 |
1 IL6R基因D358A多态与T2DM的关联 | 第47-48页 |
2 APM1基因SNP45多态与T2DM的关联 | 第48-49页 |
3 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与T2DM的关联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 论文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 第56-5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