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摄像机的倾听者雷蒙·德巴东导演纪录电影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雷蒙·德巴东的创作概况 | 第9-18页 |
第一节 、雷蒙德巴东个人创作历程 | 第9-11页 |
第二节 、雷蒙德巴东创作背景与法国纪录片 | 第11-18页 |
1、法国纪录片的发展 | 第11-14页 |
2、雷蒙德巴东纪录电影的创作历程 | 第14-18页 |
·、新闻纪录片 | 第14-16页 |
·、社会观察纪录片 | 第16-17页 |
·、“生活流”纪录片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倾听世界的观察者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放大个体 | 第18-22页 |
1、孤独的竞选者 | 第18-20页 |
2、存在于不同“关系”里的小偷 | 第20-21页 |
3、政治话语权下的记者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审查机构 | 第22-26页 |
1、医院 | 第22-24页 |
2、司法部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回归群体 | 第26-29页 |
1、第二故乡非洲 | 第26-27页 |
2、乡下的农场与农民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德巴东影片的艺术创作魅力 | 第29-45页 |
第一节 、视听式拍摄:凝视的力量 | 第29-36页 |
1、有助于表现客观性和现场性 | 第30-32页 |
2、准确抓住人物特有的语言和动作 | 第32-33页 |
3、加强观众的心理效应 | 第33-36页 |
第二节 、摄影式拍摄:沉稳的旋转 | 第36-40页 |
1、圈定影片基调 | 第37-38页 |
2、最大限度记录环境 | 第38-39页 |
3、加重情感渲染力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观赏式拍摄:情感的融合 | 第40-45页 |
1、诗意性观察 | 第40-42页 |
2、声音纪录的变迁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附录一: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二:雷蒙·德巴东电影目录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创作实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