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论文

糖苷酶半定量电泳技术的建立及其在黑曲霉功能蛋白组学中的初步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26页
   ·木质纤维素及其结构屏障第9-13页
     ·木质纤维素组成与结构第9-11页
     ·纤维素结构及特性第11-13页
   ·微生物与纤维素降解系统第13-20页
     ·产纤维素酶微生物第13页
     ·微生物的纤维素酶系统第13-17页
       ·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机制第13-14页
       ·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第14-15页
       ·非复合纤维素酶系统第15-16页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纤维素酶系统第16-17页
     ·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域与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第17-18页
     ·糖苷水解酶家族第18-20页
   ·生物质降解转化复杂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第20-23页
     ·生物质结构分析技术第20-21页
     ·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第21-23页
     ·数据图像定量处理技术第23页
   ·立题依据第23-26页
第2章 秸秆类生物质超微结构分析技术及应用第26-35页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材料第26-28页
     ·实验方法第28-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玉米秸秆解剖结构第30-31页
     ·玉米秸秆横断面木质素与纤维素分布第31-32页
     ·玉米秸秆半薄切片样品的数字化表征第32-33页
     ·酶解过程中底物结构的变化第33页
   ·讨论第33-35页
第3章 半定量蛋白质电泳技术的建立及在纤维素降解酶类研究中的应用第35-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材料与仪器第35-36页
     ·实验方法第36页
     ·分析软件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蛋白质电泳半定量技术的建立第37-42页
     ·蛋白质电泳半定量技术的应用第42-43页
   ·讨论第43-45页
第4章 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功能快速展示方法的建立第45-54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材料与仪器试剂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微晶纤维素PH105超细状态粒径的研究第47-49页
     ·含底物Native-PAGE的实际应用第49-53页
   ·讨论第53-54页
第5章 黑曲霉AN76胞外酶系动态变化与碳源性质间相关性分析第54-75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材料与仪器试剂第54-55页
     ·实验方法第55-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73页
     ·菌体生长测定第57-58页
     ·多碳源液体培养条件下黑曲霉AN76胞外酶系活性展示第58-68页
     ·多碳源培养条件下黑曲霉AN76胞外糖苷酶系作用机制的初探第68-73页
   ·讨论第73-75页
第6章 黑曲霉AN76胞外酶组分的质谱鉴定第75-85页
   ·材料与方法第75-77页
     ·材料和仪器试剂第75-76页
     ·实验方法第76-77页
   ·结果与分析第77-83页
     ·MALDI-TOF-MS实验条件优化第77-79页
     ·MALDI-TOF-MS测定的标准参照第79页
     ·利用MALDI-TOF-MS鉴定蛋白质第79-80页
     ·黑曲霉AN76蛋白肽指纹谱第80-83页
   ·讨论第83-85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总结第85页
 展望第85-87页
References第87-97页
致谢第97-9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酿酒酵母氧化损伤修复系统基因缺失菌对于环境因子基因毒效应的响应及体内增变菌株的构建
下一篇:天然复杂型N-糖苷分离与糖肽的酶法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