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8页 |
1 重金属离子、紫外线对细胞的基因毒效应 | 第13-16页 |
·砷对于细胞的基因毒效应 | 第14页 |
·铅对于细胞的基因毒效应 | 第14-15页 |
·紫外线对于细胞的基因毒效应 | 第15页 |
·活性氧在重金属离子及紫外线引起细胞基因毒效应过程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2 细胞对活性氧引起基因组DNA损伤的响应 | 第16-25页 |
·抗氧化体系 | 第17页 |
·DNA损伤修复体系 | 第17-21页 |
·DNA损伤检验点体系 | 第21-25页 |
3 温度敏感致突变菌株 | 第25-27页 |
4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酿酒酵母对重金属等环境因子基因毒效应的响应 | 第28-4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菌株 | 第28-29页 |
·培养基 | 第29-31页 |
·酿酒酵母YPD培养基 | 第29-30页 |
·酿酒酵母基本培养基 | 第30页 |
·刀豆氨酸培养基 | 第30-31页 |
·重金属溶液及紫外线处理设备 | 第31页 |
·酿酒酵母致死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重金属离子处理酵母细胞 | 第32页 |
·紫外线处理酵母细胞 | 第32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重金属离子对于DNA氧化损伤修复体系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32-38页 |
·重金属离子对于细胞损伤检验点途径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33-34页 |
·重金属离子对于DNA损伤修复途径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34-36页 |
·重金属离子对于抗氧化途径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36-38页 |
·紫外线对于DNA氧化损伤修复体系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38-43页 |
·紫外线照射时间与酿酒酵母致死率呈正相关 | 第38-39页 |
·紫外线对于细胞损伤检验点途径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39-40页 |
·紫外线对于损伤修复途径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40-42页 |
·紫外线对于抗氧化途径相关基因缺失菌的基因毒效应 | 第42-43页 |
3.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温度敏感致突变菌株的构建 | 第44-6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4-5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4-45页 |
·培养基 | 第45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5-46页 |
·引物设计 | 第46-47页 |
·PCR体系与程序 | 第47页 |
·酿母染色体提取 | 第47-48页 |
·酿酒酵母高效转化 | 第48-49页 |
·酿酒酵母胞内核蛋白的提取 | 第49-50页 |
·酵母核内蛋白质提取过程中细胞破碎镜检 | 第50页 |
·Western-blotting | 第50-52页 |
·普通SDS-PAGE | 第50-51页 |
·转膜 | 第51页 |
·封闭 | 第51页 |
·一抗/二抗孵育 | 第51-52页 |
·双氧水胁迫条件下温度敏感致突变菌株突变率的测定 | 第52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长侧翼同源区PCR引物的设计 | 第52-55页 |
·长侧翼同源区PCR结果 | 第55-56页 |
·长侧翼同源区PCR产物重组酿酒酵母JD54的筛选和验证 | 第56-57页 |
·温度敏感同源重组片段中尿嘧啶选择标记的敲除 | 第57-58页 |
·温度敏感致突变及其野生型菌株在双氧水胁迫条件下突变率的变化 | 第58-59页 |
·酿酒酵母温度敏感致突变菌株核内蛋白Western-blotting结果 | 第59-60页 |
3.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