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历史变迁与演变特点第16-22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历史变迁第16-18页
     ·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的建立与破坏(建国初至1977 年)第16-17页
     ·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的恢复与调整(文革结束至90 年代初)第17页
     ·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的创新与发展(90 年代至今)第17-18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演变特点第18-22页
     ·教育职能被扩展第18-19页
     ·管理职能被强化第19-20页
     ·服务职能被凸显第20页
     ·发展理念被重视第20-22页
第3章 高校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与反思第22-28页
   ·高校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第22-24页
     ·教育——管理模式第22-23页
     ·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第23-24页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反思第24-28页
     ·在管理理念上,忽视学生个体需要第24-25页
     ·在管理方法上,缺少人文关怀第25页
     ·在管理内容上,未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第25-26页
     ·在管理体制上,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第26-28页
第4章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第28-45页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基本内容第28-38页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第28-33页
       ·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第28-30页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第30-31页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第31-33页
     ·对“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解第33-37页
       ·人的发展的内涵第33-36页
       ·树立充分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第36-37页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内涵第37-38页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主要特征第38-41页
     ·互动性第38页
     ·充分性第38-39页
     ·服务性第39-41页
     ·扩展性第41页
   ·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意义第41-45页
     ·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第42页
     ·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第42-43页
     ·有利于实现大学精神的高度融合第43页
     ·有利于实现高校教育的目的第43-45页
第5章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建构理论与运行体系第45-53页
   ·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理念第45-47页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第45页
     ·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第45-46页
     ·树立充分发展的理念第46-47页
   ·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原则第47-49页
     ·主体性原则第47-48页
     ·差异性原则第48-49页
     ·引导性原则第49页
   ·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运行体系第49-53页
     ·建立家校合作的育人环境体系第49-51页
     ·完善学生服务体系第51页
     ·创新学生考评体系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湖南省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