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导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第13-19页 |
一、理论文献述评 | 第13-15页 |
二、实证文献述评 | 第15-19页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三、论文结构和主要结论 | 第20-21页 |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第一章 FTA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第一节 FTA的经济福利效应 | 第22-26页 |
一、贸易效应 | 第22-24页 |
二、投资效应 | 第24-25页 |
三、增长效应 | 第25-26页 |
第二节 FTA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 | 第26-28页 |
一、完全竞争理论 | 第26-28页 |
二、不完全竞争理论 | 第28页 |
第三节 FTA的其它理论 | 第28-32页 |
一、公共品学说 | 第28-29页 |
二、多米诺骨牌效应 | 第29-30页 |
三、"轮轴—轮辐"学说 | 第30页 |
四、新区域主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FTA经济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2-58页 |
第一节 FTA的贸易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第32-38页 |
一、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 第32-34页 |
二、贸易条件效应 | 第34-35页 |
三、贸易修正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 | 第35-36页 |
四、影响FTA贸易效应的因素 | 第36-38页 |
第二节 FTA的投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第38-51页 |
一、区内投资增加效应 | 第38-44页 |
二、区内投资分配效应 | 第44-50页 |
三、FTA投资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第三节 FTA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第51-58页 |
一、要素流动与技术外溢效应 | 第51-52页 |
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促进效应 | 第52-54页 |
三、规模经济效应 | 第54-55页 |
四、FTA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55-58页 |
第三章 FTA经济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58-95页 |
第一节 FTA贸易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58-70页 |
一、实证文献综述 | 第58-59页 |
二、计量回归模型的设定及数据说明 | 第59-65页 |
三、计量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0页 |
第二节 FTA投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70-86页 |
一、实证文献综述 | 第70-72页 |
二、计量回归模型的设定及数据说明 | 第72-75页 |
三、FTA外商直接投资效应的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75-81页 |
四、FTA固定资本投资效应的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81-86页 |
第三节 FTA增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86-95页 |
一、实证文献综述 | 第87-88页 |
二、总量生产函数的计量回归分析 | 第88-93页 |
三、FTA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机制构建 | 第93-95页 |
第四章 我国FTA经济效应评估与伙伴选择策略 | 第95-120页 |
第一节 我国FTA的历程与现状 | 第95-98页 |
第二节 我国已签订FTA的经济效应评估 | 第98-108页 |
一、我国已签订FTA的FDI效应评估 | 第98-101页 |
二、我国已签订FTA的贸易效应评估 | 第101-103页 |
三、我国已签订FTA的固定资本投资效应评估 | 第103-105页 |
四、我国已签订FTA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 | 第105-108页 |
第三节 我国潜在FTA的经济效应评估 | 第108-111页 |
第四节 我国FTA伙伴选择的策略建议 | 第111-120页 |
一、我国FTA伙伴选择策略:吸引FDI的视角 | 第111-112页 |
二、我国FTA伙伴选择策略:促进贸易发展的视角 | 第112-114页 |
三、我国FTA伙伴选择策略:促进固定资本投资的视角 | 第114-115页 |
四、我国FTA伙伴选择策略:促进GDP的视角 | 第115-12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120-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3页 |
个人简历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