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20页 |
0. 绪论 | 第20-37页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0-26页 |
·问题的缘起:关于开瓶费现象中垄断行为的争论 | 第20页 |
·进一步的思考:与互补品销售有关的两部定价和顾客锁定 | 第20-22页 |
·研究的理论脉络:互补品两部定价、顾客锁定和场内垄断 | 第22-23页 |
·两产品两部定价法的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主要内容、逻辑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主要内容和逻辑分析框架 | 第26-2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30-3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0-35页 |
·不足之处 | 第35-37页 |
1. 两部定价理论的发展 | 第37-78页 |
·垄断厂商两部定价理论的系统提出 | 第37-49页 |
·W. A. Lewis 的开创性研究 | 第37-41页 |
·Water Y. Oi 以迪斯尼公园为例的经典研究 | 第41-47页 |
·Richard Schmalensee 以宝丽来相机为例的经典研究 | 第47-48页 |
·垄断厂商两部定价研究简评 | 第48-49页 |
·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两部定价 | 第49-55页 |
·Beth Hayes 对竞争市场两部定价的研究 | 第49-51页 |
·Luis Locay 和Alvaro Rodriguez 对完全竞争市场两部定价的研究 | 第51页 |
·2000 年之后的新进展 | 第51-55页 |
·被忽视的两部定价研究:两产品两部定价 | 第55-74页 |
·对两种类型两部定价的比较 | 第56-60页 |
·两产品两部定价中的互补品现象 | 第60-61页 |
·对两产品两部定价实例的分析 | 第61-64页 |
·对两产品两部定价原理的理论分析 | 第64-69页 |
·关于“隐性捆绑”和“虚拟搭售”的研究 | 第69-74页 |
·两部定价理论发展简评 | 第74-78页 |
·研究现状简评 | 第74页 |
·两产品两部定价理论被忽视的原因及其存在性 | 第74-76页 |
·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 第76-78页 |
2. 竞争市场互补品两部定价的提出及定价原理分析框架 | 第78-92页 |
·与两产品两部定价相关的多产品销售实现机制 | 第78-82页 |
·垄断市场多产品销售的实现机制——杠杆效应 | 第79-80页 |
·竞争市场多产品销售的实现机制——产品互补性 | 第80-81页 |
·相对应的两种多产品销售方式:搭配销售和竞争市场互补品关联销售 | 第81-82页 |
·两种多产品销售方式下的两产品两部定价 | 第82-85页 |
·适用于垄断市场结构——搭配销售下的两部定价 | 第82-83页 |
·适用于竞争市场结构——互补品两部定价的提出 | 第83-84页 |
·竞争市场两产品两部定价的实质:互补品两部定价 | 第84页 |
·竞争市场互补品两部定价的典型定价特征——产品1 的相对低价和产品2 的相对高价 | 第84-85页 |
·两个研究角度下互补品两部定价原理的研究现状 | 第85-88页 |
·互补品定价角度的研究 | 第86-87页 |
·两产品两部定价角度的研究 | 第87-88页 |
·竞争市场互补品两部定价原理分析框架的构建——从厂商和消费者两个角度入手 | 第88-92页 |
·竞争市场互补品两部定价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的适应性 | 第88-89页 |
·互补品两部定价促成厂商对顾客锁定效应的利用 | 第89页 |
·竞争市场互补品两部定价原理分析框架 | 第89-92页 |
3. 互补品两部定价的消费者行为基础:互补产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 | 第92-117页 |
·互补品两部定价的消费者行为基础问题的提出 | 第93-94页 |
·互补产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文献述评 | 第94-101页 |
·别传武、陈丽珍的研究 | 第95-96页 |
·Manjit S.Yadav 对商品捆绑估值的研究 | 第96-100页 |
·文献简评 | 第100-101页 |
·互补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成因 | 第101-107页 |
·互补产品关系性质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需求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 | 第103页 |
·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搜寻努力程度差异 | 第103-104页 |
·消费者对产品2 价格不确定性的预期 | 第104页 |
·两种产品需求产生时间的不一致 | 第104-106页 |
·消费者未能意识到互补产品之间在决策上的联系 | 第106-107页 |
·互补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的意义及影响 | 第107-109页 |
·对消费者行为的意义及影响 | 第107-108页 |
·对厂商行为的意义及影响 | 第108-109页 |
·互补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下的互补品购买决策过程特征 | 第109-116页 |
·消费者购买过程一般模式 | 第109-110页 |
·消费者对产品2 需求的预见性及其购买行为类型 | 第110-112页 |
·消费者对可变比例互补品的购买过程特征 | 第112-115页 |
·消费者互补品购买过程特征的意义 | 第115-116页 |
·消费者的互补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的表现 | 第116-117页 |
4. 竞争市场互补品两部定价对消费者的互补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行为特征的适应性分析模型 | 第117-127页 |
·核心概念:消费者决策依据——感知福利水平 | 第118-120页 |
·感知福利水平的提出 | 第118-119页 |
·感知福利水平的意义 | 第119-120页 |
·模型设置:消费者互补品购买过程的特征和厂商策略 | 第120-121页 |
·消费者的互补品购买过程特征 | 第120-121页 |
·厂商策略 | 第121页 |
·适应性分析结论及讨论 | 第121-124页 |
·适应性分析及结论 | 第121-122页 |
·对θ值的讨论:影响、意义和一个比较 | 第122-123页 |
·模型的意义 | 第123-124页 |
·厂商实施互补品两部定价的作用 | 第124-125页 |
·产品1 的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消费 | 第124页 |
·厂商有意识地利用顾客锁定效应实现产品2 的高定价 | 第124页 |
·价格歧视效应:以产品2 衡量异质消费者在消费量上的差异 | 第124-125页 |
·在异质消费者条件下,吸引低消费量消费者参与消费,扩大市场容量 | 第125页 |
·对消费者互补品相对重要性评价差异行为特征的适应性 | 第125页 |
·互补品两部定价的适用 | 第125-127页 |
·市场结构 | 第125-126页 |
·产品类型 | 第126-127页 |
5. 互补品两部定价的厂商策略基础:顾客锁定策略 | 第127-158页 |
·顾客锁定文献回顾 | 第127-149页 |
·顾客锁定的含义 | 第127-132页 |
·顾客锁定的成因 | 第132-138页 |
·转移成本的类型 | 第138-141页 |
·顾客锁定的类型 | 第141-146页 |
·顾客锁定下厂商的典型定价特征 | 第146-149页 |
·可变比例互补品销售中的顾客锁定 | 第149-154页 |
·一般特征 | 第149-151页 |
·可变比例互补品销售中顾客锁定的一些新特征 | 第151-154页 |
·互补品销售中顾客锁定下的典型两部定价特征 | 第154-155页 |
·典型互补品两部定价的实现 | 第155-158页 |
·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消费,实现顾客锁定 | 第155页 |
·顾客锁定支持产品2 高价格的实现 | 第155-158页 |
6. 互补品销售中顾客锁定下的场内垄断及规制 | 第158-199页 |
·顾客锁定和垄断的关系 | 第158-163页 |
·顾客锁定导致垄断的产生 | 第158-162页 |
·顾客锁定并非垄断产生的充分条件 | 第162页 |
·顾客锁定导致垄断行为的条件 | 第162-163页 |
·互补品两部定价和顾客锁定下垄断的形成 | 第163-167页 |
·产品1 的购买导致顾客锁定和垄断势力的产生 | 第164页 |
·被加强的产品互补性 | 第164-166页 |
·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的降低是垄断形成的重要原因 | 第166-167页 |
·厂商的机会主义和规制的缺失是垄断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 第167页 |
·可变比例互补品销售中场内垄断的提出 | 第167-174页 |
·场内垄断的定义 | 第167-168页 |
·场内垄断的实质 | 第168-170页 |
·场内垄断的特征 | 第170-172页 |
·场内垄断的特点:场内垄断的隐蔽性 | 第172-173页 |
·提出场内垄断问题的意义 | 第173-174页 |
·场内垄断的规制 | 第174-199页 |
·反垄断理论中对垄断的认定问题 | 第174-182页 |
·对多产品销售的垄断规制实践——关于搭售 | 第182-186页 |
·对多产品销售的垄断规制——关于捆绑销售:以微软公司与美国司法部之间的斗争为例 | 第186-191页 |
·多产品销售中的垄断规制——管理部门对捆绑销售的担心: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为例 | 第191-192页 |
·被忽略的场内垄断及其规制问题 | 第192-193页 |
·场内垄断规制建议 | 第193-199页 |
7. 竞争市场互补品两部定价案例 | 第199-211页 |
·饭店对菜品和酒水的两部定价及场内垄断现象 | 第199-205页 |
·引人注目的开瓶费现象 | 第199-201页 |
·关于开瓶费的正反观点的交锋 | 第201-202页 |
·关于开瓶费问题争论的结果 | 第202-203页 |
·基于场内垄断视角的分析 | 第203-205页 |
·经典案例:互补品两部定价下的“剃刀加刀片”业务模式 | 第205-211页 |
·“剃刀加刀片”模式的起源 | 第205-208页 |
·国内市场打印机和墨盒的互补品两部定价现象 | 第208-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19页 |
后记 | 第219-220页 |
致谢 | 第220-22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