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导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2. 跨国并购概述 | 第19-36页 |
·跨国并购的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企业并购的定义 | 第19-20页 |
·跨国并购的定义 | 第20-22页 |
·跨国并购的内在涵义和外部特性 | 第22-31页 |
·跨国并购的内在涵义:基于法理学和经济学的结合 | 第22-25页 |
·跨国并购的外部特性:内在涵义和当代特征使然 | 第25-31页 |
·跨国并购的具体类型划分 | 第31-36页 |
·分类一: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 | 第31-32页 |
·分类二:私人公司跨国并购和上市公司跨国并购 | 第32-33页 |
·分类三:公开要约跨国并购和非公开要约跨国并购 | 第33页 |
·分类四:直接跨国并购和间接跨国并购 | 第33-34页 |
·分类五:金融性跨国并购和战略性跨国并购 | 第34-36页 |
3. 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36-64页 |
·以FDI 为视角的跨国并购理论 | 第36-47页 |
·垄断优势理论:着眼企业本身的静态优势分析 | 第36-39页 |
·内部化理论:从交易费用出发的对外投资理论 | 第39-41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产品为基点的动态分析 | 第41-43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的综合分析理论 | 第43-45页 |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国际贸易分工中比较优势在对外投资中的应用 | 第45-47页 |
·以一般并购为视角的跨国并购理论 | 第47-57页 |
·基于市场配置的并购理论 | 第47-49页 |
·基于公司效率的并购理论 | 第49-52页 |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并购理论 | 第52-54页 |
·基于代理问题的并购理论 | 第54-57页 |
·对跨国并购理论的总结评析 | 第57-64页 |
4. 外资在华并购的演变历程、并购方式和发展趋势 | 第64-90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演变历程 | 第64-69页 |
·酝酿准备期 | 第64-65页 |
·萌芽生长期 | 第65-66页 |
·积极探索期 | 第66-67页 |
·发展培育期 | 第67-68页 |
·涌动壮大期 | 第68-69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方式分析 | 第69-82页 |
·跨国公司并购的成因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 第70-72页 |
·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方式 | 第72-75页 |
·对非上市公司的并购方式 | 第75-78页 |
·外资在华并购方式的拓展分析 | 第78-82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发展趋势 | 第82-90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规模稳步上升 | 第83页 |
·日趋着眼于我国行业优质排头企业 | 第83-84页 |
·不再满足于一般参股而是要求绝对控制权 | 第84-85页 |
·更具典型的行业特征和地区特征 | 第85-87页 |
·并购凸显策略性 | 第87-88页 |
·外资恶意并购不可避免 | 第88-90页 |
5. 外资在华并购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90-110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宏观正面经济效应 | 第90-94页 |
·加速市场竞争 | 第90-91页 |
·提高行业集中度 | 第91页 |
·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第91-92页 |
·优化产业结构 | 第92-93页 |
·形成更好的开放格局 | 第93-94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宏观负面经济效应 | 第94-100页 |
·影响我国经济安全 | 第94-95页 |
·民族品牌丧失 | 第95-96页 |
·形成市场垄断 | 第96-97页 |
·产生失业风险 | 第97-98页 |
·国有资产流失 | 第98-100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微观正面经济效应 | 第100-105页 |
·汲取先进的技术 | 第100-101页 |
·引进核心管理经验 | 第101-102页 |
·使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合理 | 第102页 |
·利用外资并购企业本土化的趋势提升自身实力 | 第102-103页 |
·优化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 第103-104页 |
·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 第104-105页 |
·外资在华并购的微观负面经济效应 | 第105-110页 |
·挤出国内企业 | 第105-106页 |
·外资整合失败 | 第106-107页 |
·削弱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第107-108页 |
·投机性并购风险 | 第108-110页 |
6. 外资在华并购的政府规制 | 第110-158页 |
·跨国并购中的政府规制 | 第110-117页 |
·经济学中政府规制的一般涵义 | 第110-112页 |
·跨国并购中政府规制的依据 | 第112-117页 |
·跨国并购规制的具体政策和国外经验 | 第117-127页 |
·跨国并购规制的具体政策 | 第117-121页 |
·跨国并购规制的国外经验 | 第121-127页 |
·外资在华并购政府规制的现状 | 第127-131页 |
·法律法规体系 | 第127-128页 |
·反垄断政策 | 第128-129页 |
·外资并购政策 | 第129-131页 |
·外资并购审查 | 第131页 |
·外资在华并购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131-137页 |
·价值导向:产业政策远胜竞争政策 | 第131-132页 |
·法律规范:欠缺科学的体系构架 | 第132-134页 |
·国民待遇:外资政策“阵痛”调整的产物 | 第134-135页 |
·审查制度:难以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 | 第135-137页 |
·进一步规范外资在华并购政府规制的路径思考 | 第137-150页 |
·构建科学有效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规制的基石 | 第138-141页 |
·按照WTO 规则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实施外资并购的国民待遇 | 第141-143页 |
·建立维护竞争和保障安全的外资并购产业政策:两重价值的平衡 | 第143-146页 |
·切实改革和完善我国外资审查制度 | 第146-150页 |
·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集团 | 第150-158页 |
·交易概述 | 第150-151页 |
·收购背景 | 第151-152页 |
·收购过程 | 第152-153页 |
·案例评析 | 第153-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7页 |
后记 | 第167-169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