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 第12-13页 |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 第13页 |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13-14页 |
·创新和思路 | 第14-16页 |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 第16-30页 |
·心理健康含义 | 第16-21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 第21-25页 |
·概述 | 第21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 第21-25页 |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25-30页 |
·认知发展教育 | 第25-26页 |
·情绪管理教育 | 第26-27页 |
·健全人格教育 | 第27页 |
·学习心理教育 | 第27页 |
·人际交往教育 | 第27-28页 |
·恋爱与性心理教育 | 第28页 |
·择业心理与职业规划教育 | 第28-29页 |
·心理疾患的预防与调适教育 | 第29-30页 |
2.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45页 |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 第30-35页 |
·学习问题 | 第30-31页 |
·情绪问题 | 第31页 |
·人际关系问题 | 第31-32页 |
·焦虑问题 | 第32-33页 |
·情感问题 | 第33页 |
·恋爱心理问题 | 第33-34页 |
·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 第34页 |
·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第34-35页 |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 第35-45页 |
·个体主观因素 | 第35-39页 |
·个体生理因素 | 第39-40页 |
·环境因素 | 第40-43页 |
·非理性想法 | 第43-45页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 第45-62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第45-50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45-46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46-47页 |
·集体性原则 | 第47-48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48页 |
·平等性原则 | 第48-49页 |
·严肃性原则 | 第49-50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的具体途径 | 第50-62页 |
·转变思想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 第50-52页 |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 第52-53页 |
·进行强化适应训练,加强挫折教育 | 第53-55页 |
·课程配套设置 | 第55-57页 |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助支持体系 | 第57-59页 |
·健康人格教育 | 第59-62页 |
4.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