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 | 第8-9页 |
·有利于稳定和平抑房价 | 第9页 |
·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 第9-10页 |
·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 第10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住房保障体系及政府责任的相关性分析 | 第14-24页 |
·住房保障体系的内涵 | 第14-15页 |
·“住房保障”的含义 | 第14页 |
·“住房保障制度”的含义 | 第14页 |
·“住房保障体系”的概念分析 | 第14-15页 |
·政府责任的内涵 | 第15-18页 |
·“政府”概念的一般理解 | 第15-16页 |
·“责任”概念的一般解释 | 第16-17页 |
·“政府责任”的概念分析 | 第17-18页 |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应承担责任的依据 | 第18-24页 |
·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现实依据 | 第20-24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 | 第24-33页 |
·基本责任: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 | 第25-28页 |
·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责任 | 第25-27页 |
·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投入责任 | 第27页 |
·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和监管责任 | 第27-28页 |
·中等层次的责任:保障中低收入群体享有公平的居住权 | 第28-31页 |
·建立和完善公平的住房保障评估机制 | 第28-29页 |
·积极回应民众的住房保障诉求 | 第29页 |
·为公民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 | 第29-30页 |
·推动住房保障的立法和制度建设 | 第30-31页 |
·高层次责任:帮助中低收入群体逐步改善和提高居住水平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责任的历史沿革 | 第33-39页 |
·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政府统包统配的福利性住房实物分配制度 | 第33页 |
·改革开放后住房商品化改革与政府福利性分房双轨运行 | 第33-35页 |
·1998 年后单一的市场化倾向导致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缺失 | 第35-36页 |
·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使政府住房保障理念回归 | 第36-39页 |
第五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及原因 | 第39-47页 |
·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 | 第39-44页 |
·住房保障立法滞后 | 第39-40页 |
·住房保障财政投入不足 | 第40-41页 |
·住房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41-42页 |
·政策制定不科学 | 第42-43页 |
·行政执行及监督不力 | 第43-44页 |
·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44-47页 |
·政府责任含混不清 | 第44-45页 |
·行政理念偏颇落后 | 第45-46页 |
·民主行政意识淡薄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加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责任的措施 | 第47-54页 |
·加强领导,明确政府责任 | 第47页 |
·完善住房保障立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 第47-49页 |
·制定《住宅法 》 | 第47页 |
·制定《住房法》 | 第47-48页 |
·完善配套法律 | 第48页 |
·完善行政法,实现政府有限干预 | 第48-49页 |
·健全金融财政体制,提供多渠道资金投入 | 第49页 |
·健全决策体制,扩大决策参与范围,实现决策民主化 | 第49-51页 |
·健全决策体制 | 第50页 |
·扩大决策参与范围 | 第50-51页 |
·加强政府执行力,提高行政执行效率 | 第51-52页 |
·建立健全全方位的行政监督体系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