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页 |
1 问题的界定 | 第9-16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内涵 | 第9-11页 |
·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与生物课堂活动的关系 | 第9-10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 第10-11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 | 第11-12页 |
·灵活性 | 第11页 |
·开放性 | 第11页 |
·兴趣性 | 第11页 |
·调节性 | 第11-12页 |
·自主性 | 第12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内容 | 第12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 | 第12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作用 | 第12-16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 第13-16页 |
2 课题的提出 | 第16-19页 |
·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 第16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 第16页 |
·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 | 第16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课外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3 包头市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现状与调查分析 | 第1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调查对象、方式与过程 | 第20-21页 |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测量工具-调查问卷 | 第20-21页 |
·调查步骤 | 第21页 |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21-28页 |
·不同地区学校对开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态度分析 | 第21-23页 |
·教师职称、学历状况及对课外实践活动态度分析 | 第23-24页 |
·学生对于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态度分析 | 第24-26页 |
·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状况分析 | 第26页 |
·学生认为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最佳时机状况分析 | 第26-27页 |
·学校课外实践活动内容实现状况分析 | 第27-28页 |
·调查分析的结论 | 第28-30页 |
·中学生对参与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愿望强烈 | 第28页 |
·中学生具备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能力 | 第28-29页 |
·各校开展各种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较差 | 第29页 |
·课外实践活动不能很好开展的根本原因 | 第29页 |
·教师很好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解决下列问题 | 第29-30页 |
4 建议与措施 | 第30-33页 |
·要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 第30页 |
·加强对学校领导和生物教师的培训 | 第30页 |
·加强对学校领导的培训 | 第30页 |
·加强对生物教师的培训 | 第30页 |
·转变思想观念,为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 第30-31页 |
·学校要建立完整的督查机制 | 第31页 |
·积极创设实践活动氛围,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管理 | 第31页 |
·要善于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 | 第31-32页 |
·利用网络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 第32-33页 |
5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 | 第33-39页 |
·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原则 | 第33-34页 |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第33页 |
·贴近生活 | 第33页 |
·因地制宜 | 第33页 |
·因时制宜 | 第33-34页 |
·因人制宜 | 第34页 |
·方式灵活 | 第34页 |
·建立健全活动组织 | 第34-35页 |
·如何建立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小组 | 第34-35页 |
·如何组织班级活动 | 第35页 |
·如何组织个人活动 | 第35页 |
·如何选择课题和确定活动形式 | 第35-36页 |
·选题类别及相应活动形式 | 第35-36页 |
·选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页 |
·制定活动计划 | 第36-37页 |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 第37页 |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第37页 |
·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观察、记录与结果的分析 | 第37页 |
·注重课外实践的评价 | 第37-39页 |
6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案例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