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疑罪从无原则概说 | 第9-17页 |
一、“疑罪”的概念 | 第9-11页 |
二、我国疑罪从无原则与无罪推定原则的关系 | 第11-13页 |
三、疑罪处断原则的历史沿革 | 第13-17页 |
(一) 国外疑罪处断原则的演变 | 第13-14页 |
(二) 我国疑罪处断原则的演变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疑罪从无原则的价值分析 | 第17-21页 |
一、疑罪从无原则与司法公正 | 第17-18页 |
二、疑罪从无原则与人权保障 | 第18-19页 |
三、疑罪从无原则与司法效益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疑罪从无原则的法律规定与实践考量 | 第21-29页 |
一、侦查阶段中的“疑罪从无” | 第21-23页 |
(一) 国外侦查阶段的“疑罪从无” | 第21-22页 |
(二) 我国侦查阶段“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与实践考量 | 第22-23页 |
二、审查起诉阶段中的“疑罪从无” | 第23-26页 |
(一) 国外审查起诉阶段的“疑罪从无” | 第23-25页 |
(二) 我国审查起诉阶段“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与实践考量 | 第25-26页 |
三、审判阶段中的“疑罪从无” | 第26-29页 |
(一) 国外审判阶段的“疑罪从无” | 第26-27页 |
(二) 我国审判阶段“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与实践考量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从“疑罪从无”走向“无罪推定” | 第29-34页 |
一、观念的转变 | 第29-30页 |
二、立法的完善 | 第30-34页 |
(一) 严禁刑讯逼供 | 第30-31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1-32页 |
(三) 建立无罪推定原则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