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羁押替代措施的两种模式--兼论中国羁押替代措施的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18页
 一、羁押替代措施的概念第12-13页
 二、保释的概念第13-14页
 三、中国的羁押替代措施第14-15页
 四、羁押替代措施的意义第15-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8-26页
 一、已有的理论基础学说概览第18-19页
 二、理论基础的重构第19-26页
  (一) 人权保障原则第19-21页
  (二) 公共秩序原则第21-23页
  (三) 比例原则第23-26页
第三章 羁押替代措施的模式第26-40页
 一、羁押替代措施的性质:权利还是权力?第26-28页
 二、羁押替代措施的两种模式第28-29页
 三、对权利主导模式的实证考察第29-37页
  (一) 英美国家保释制度历史概述第29-32页
  (二) 英国保释制度概述第32-34页
  (三) 美国保释制度概述第34-37页
 四、对权力主导模式的实证考察第37-40页
第四章 中国羁押替代措施的现实与改革第40-54页
 一、现状第40-42页
  (一) 适用率低第40页
  (二) 决定程序完全行政化,主观擅断问题严重第40-41页
  (三) 取保候审方式僵化第41页
  (四) 程序性救济途径缺失第41页
  (五)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执行中的问题第41-42页
 二、原因分析第42-46页
  (一) 观念原因第42-43页
  (二) 立法原因第43-45页
  (三) 社会环境原因第45-46页
 三、我国羁押替代措施的完善第46-54页
  (一) 监视居住的存废第47-48页
  (二) 被取保候审人的范围第48-49页
  (三) 取保候审程序的改革第49-50页
  (四) 取保候审决定依据的改革第50页
  (五) 取保候审方式的改革第50-52页
  (六) 制裁体系的改革第52页
  (七) 取保候审执行的改革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疑罪从无原则之初探
下一篇:死刑的程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