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人肉搜索概述 | 第10-22页 |
第一节 人肉搜索概述 | 第10-14页 |
一、人肉搜索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二、人肉搜索产生的原因 | 第12-13页 |
三、人肉搜索的表现形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人肉搜索对个人信息的侵犯 | 第14-17页 |
一、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人肉搜索对个人信息的侵害形式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人肉搜索入罪的理由 | 第17-22页 |
一、质的规定性——法益保护 | 第18页 |
二、量的规定性——应受刑罚处罚 | 第18-20页 |
三、刑法价值的中道权衡——综合因素的考量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之一:传统解决方案 | 第22-25页 |
第一节 传统方案中民法规制以侵权为主导 | 第22-23页 |
一、侵犯名誉权 | 第22页 |
二、侵犯肖像权 | 第22页 |
三、侵犯身体健康、生命权 | 第22页 |
四、侵犯隐私权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传统方案中刑法规制的实质缺位 | 第23-25页 |
一、刑法对传统隐私权的保护 | 第23页 |
二、传统刑法罪名对人肉搜索等侵害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处于空白状态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之二:以刑法修正案(七)为主的参考方案 | 第25-30页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7 条简要解析 | 第25-28页 |
一、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 第25-27页 |
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刑七新罪名无力规制人肉搜索 | 第28-30页 |
一、主体障碍 | 第28-29页 |
二、客观行为障碍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之三:各部门法衔接基础上的应然刑法规制方案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相关部门法最新规制方案 | 第30-31页 |
一、民事法律 | 第30-31页 |
二、行政法 | 第31页 |
第二节 应然刑法规制方案 | 第31-37页 |
一、法益 | 第32-33页 |
二、行为类型 | 第33-34页 |
三、网络服务商的责任 | 第34-37页 |
第五章 人肉搜索的刑事法展望:以人肉搜索入罪为路径建立统一的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体系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比较研究 | 第37-39页 |
一、普通法法系保护模式 | 第37-38页 |
二、大陆法系保护模式 | 第38-39页 |
三、两种模式评析 | 第39页 |
第二节 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 第39-41页 |
一、民法实现重大突破 | 第39-40页 |
二、行政法继续前进 | 第40页 |
三、刑法刚刚起步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以人肉搜索为实践建立统一的个人信息刑罚保护体系 | 第41-43页 |
一、立法完善 | 第41页 |
二、司法先行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