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仲裁法论文

我国仲裁诉讼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目录第5-7页
引言第7-8页
一、仲裁诉讼化的界定第8-14页
 (一) 仲裁的制度特色第8-10页
 (二) 仲裁与诉讼的关系第10-12页
 (三) 仲裁诉讼化的概念第12-14页
二、我国仲裁诉讼化的现状分析第14-26页
 (一) 仲裁员制度第14-18页
 (二) 仲裁第三人制度第18-19页
 (三) 仲裁程序诉讼化第19-20页
 (四) 仲裁依据严格适法化第20-21页
 (五) 仲裁裁决诉讼化第21-23页
 (六) 司法监督过度化第23-26页
三、我国仲裁诉讼化的原因剖析第26-36页
 (一) 仲裁诉讼化产生的历史原因第26-28页
 (二) 仲裁诉讼化产生的制度原因第28-33页
  1、仲裁性质的定位不明晰第28-29页
  2、仲裁机构行政或诉讼色彩浓厚第29-31页
  3、仲裁程序设计不合理第31-33页
 (三) 仲裁诉讼化产生的理念因素第33-36页
  1、诉讼中心主义的社会理念第33-34页
  2、观念转换不到位第34-36页
四、防止我国仲裁诉讼化的对策第36-43页
 (一) 明确仲裁的本质属性是民间性第36-37页
 (二) 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原则第37页
 (三) 完善仲裁主体制度第37-39页
  1、仲裁员制度第37-39页
  2、仲裁第三人制度第39页
 (四) 完善仲裁程序设计第39-40页
 (五) 建立临时仲裁和友好仲裁制度第40-42页
 (六) 弱化司法监督,坚持适度原则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证据调查收集中的秘密保护
下一篇:论在社会信用体系下对民事“执行难”的攻克--以执行威慑机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