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2 铁路客运站自动售票设备布局与配置数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25页 |
| ·自动售票设备布局的影响因素 | 第15-21页 |
| ·车站的立体布局与旅客进出站方式 | 第15-17页 |
| ·车站的平面布局 | 第17-19页 |
| ·候检票模式的选择 | 第19-20页 |
| ·车站局部区域功能特点 | 第20-21页 |
| ·自动售票设备配置数量影响因素 | 第21-25页 |
| ·高峰小时旅客流量 | 第21页 |
| ·到站购票旅客比例 | 第21-23页 |
| ·售票分担率 | 第23页 |
| ·设备设置位置 | 第23页 |
| ·设备性能 | 第23-25页 |
| 3 自动售票设备布局与配置数量仿真评价方法研究 | 第25-32页 |
| ·自动售票排队系统论分析 | 第25-28页 |
| ·自动售票排队系统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 ·自动售票排队系统模型的假设 | 第27-28页 |
| ·自动售票设备布局与配置数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0页 |
| ·自动售票排队系统仿真方法 | 第30-32页 |
| ·自动售票排队系统离散性特点分析 | 第30页 |
| ·自动售票排队系统仿真流程分析 | 第30-32页 |
| 4 自动售票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局部布置方式研究 | 第32-49页 |
| ·自动售票设备布置方式 | 第32-35页 |
| ·集中与分散布置 | 第32页 |
| ·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 | 第32-33页 |
| ·设备与流线的关系 | 第33-35页 |
| ·车站局部自动售票设备布置方式 | 第35-49页 |
| ·车站进站口 | 第35-39页 |
| ·进站大厅及通道 | 第39-42页 |
| ·人工售票处及候车厅 | 第42-43页 |
| ·进站检票口及站台 | 第43-47页 |
| ·其他位置 | 第47-49页 |
| 5 实例分析 | 第49-65页 |
| ·北京南站基本情况 | 第49-54页 |
| ·北京南站基本布局 | 第49-52页 |
| ·北京南站京津城际旅客进站流线分析 | 第52-53页 |
| ·自动售票设备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 第53-54页 |
| ·仿真输入参数 | 第54-56页 |
| ·北京南站自动售票设备布局与配置数量评价分析 | 第56-63页 |
| ·仿真实验方案设计 | 第56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63页 |
| ·优化布局方案 | 第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7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