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设计原理、原则论文

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第14-16页
   ·研究的内容第16-18页
   ·研究的意义第18页
     ·帮助我国相关标准完善和改进第18页
     ·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向绿色设计转型第18页
     ·为其他项目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和数据第18页
   ·研究的方法第18-19页
     ·调查总结分析方法第18页
     ·定性分析方法第18页
     ·实证分析方法第18-19页
   ·研究的目标第19页
 注释第19-20页
第二章 LEED评估体系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第20-35页
   ·LEED评估体系解读第20-25页
     ·LEED体系简介第20-21页
     ·LEED体系的评估内容第21-23页
     ·LEED的认证过程第23-25页
   ·LEED体系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第25-34页
     ·LEED体系与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比对研究第25-31页
     ·LEED体系在中国的应用现状研究第31-33页
     ·LEED标准对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启示第33-34页
 注释第34-35页
第三章 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第35-61页
   ·我国现有建筑设计模式概述与问题分析第35-39页
     ·建筑整体建设程序第35-36页
     ·建筑设计程序和人员配合第36-37页
     ·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第37-38页
     ·建筑项目的信息渠道第38-39页
   ·现有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分析和方法探索第39-50页
     ·对国外设计模式的分析和借鉴第39-46页
     ·我国在绿色建筑设计模式上的探索第46-50页
   ·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探讨第50-60页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第50-56页
     ·设计中的人员配合模式第56-58页
     ·设计信息流通模式第58-60页
 注释第60-61页
第四章 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的操作工具——标准模板第61-79页
   ·项目条件分析模板第61-64页
   ·绿色设计过程模板第64-69页
     ·用地密度和周边服务设施第64-66页
     ·可快速再生材料的信息与计算第66页
     ·采光和视线设计的计算第66-69页
   ·绿色施工管理模板第69-78页
     ·施工废弃物的管理第69-72页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第72-76页
     ·建筑材料管理第76-78页
   ·绿色建筑设计模式操作工具的发展目标第78-79页
第五章 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的后台服务——绿色设计信息库第79-91页
   ·设计和技术信息及其来源第79-82页
     ·通过正规出版物和电子文献获得的设计和技术信息第79-81页
     ·通过相关机构网站获得的设计和技术信息第81页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使用者反馈的设计和技术信息第81-82页
   ·材料和产品及其来源第82-89页
     ·通过我国产品认证机构获得的材料和产品信息第82-85页
     ·通过国外产品认证机构获得的材料和产品信息第85-89页
     ·通过供应商推荐、用户反馈和市场调查获得的材料和产品信息第89页
   ·绿色设计信息库建设的发展目标第89-90页
 注释第90-91页
第六章 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第91-108页
   ·合肥工业大学绿色建筑研究所LEED-CI项目设计方案概述第91-94页
     ·区域位置和功能布局第91-93页
     ·设计特点和绿色设计策略第93-94页
   ·项目标准LEED-CI简介第94-97页
     ·LEED-CI标准的目标和评分点第95-96页
     ·LEED-CI标准对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启示第96-97页
   ·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在项目中的应用第97-108页
     ·设计程序第97-105页
     ·人员配合和信息流通第105-106页
     ·后续问题和改进建议第106-108页
结语第108-109页
 注释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附录一 认证木材信息第111-117页
附录二 含有回收成分的地方建筑材料信息第117-11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9-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结构概念的高层建筑顶部造型研究
下一篇:探析徽派民居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以“三吴”纪念馆的工程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