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导言第12-33页
 一 选题之缘第12-20页
  (一) 危机与焦虑第12-16页
  (二) 批判与反思第16-18页
  (三) 选择与理由第18-20页
 二 核心概念分析第20-31页
  (一) “价值”之辩第20-24页
  (二) “价值观”之思第24-27页
  (三) 价值观教育之探析第27-29页
  (四) 现代性、现代性社会、现代性社会问题第29-31页
 三 思路规划与逻辑结构第31-33页
  (一) 思路规划第31-32页
  (二) 逻辑结构第32-33页
第二章 检视与批判:现代性社会危机与价值观教育的危机第33-71页
 一 现代性社会的危机第34-44页
  (一) 现代性社会“去价值性”的发展轨迹第34-36页
  (二) 现代性社会的全球化与文化和价值的混沌第36-38页
  (三) 抽离传统、多元主义与价值认同性危机第38-39页
  (四) 现代人生物性与精神性的失衡第39-41页
  (五) 由“自我实现”到“自我中心”再到“绝对的自由”第41-43页
  (六) 共同体的冷漠与失序第43-44页
 二 现代人的价值观危机第44-51页
  (一) 价值观崇高性的失落化第44-45页
  (二) 价值观信仰的庸俗化第45-46页
  (三) 价值观选择的相对主义化第46-47页
  (四) 价值观动机取向的自我化第47-48页
  (五) 交往价值观的功利化、算计化与信任流失第48-50页
  (六) 个体价值观对共同体“权与利”的争夺化第50-51页
 三 价值观教育在现代性社会中的危机第51-59页
  (二) 价值观教育理论基础的危机第53-54页
  (三) 价值观教育目标设定的危机第54-55页
  (四) 价值观教育实践策略的危机第55-56页
  (五) 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危机第56-58页
  (六) 价值观教育的社会认同性危机第58-59页
 四 价值观教育危机的已有解决之道述评第59-71页
  (一) “生存论”价值观教育理论第59-63页
  (二) “价值无涉论”价值观教育理论第63-67页
  (三) “价值观澄清论”价值观教育理论第67-71页
第三章 预设与重建:重新审视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第71-95页
 一 坚定现代性社会的价值立场:承认、批判与捍卫第72-78页
  (一) 承认现代性问题第72-74页
  (二) 批判现代性危机第74-76页
  (三) 捍卫现代性价值第76-78页
 二 超越悖论的现代性社会的可能性向度预设第78-87页
  (一) “价值观照”的现代性社会驱动第79-80页
  (二) 在全球化时代实现“共通性”的价值诉求第80-82页
  (三) 现代性社会文化价值性建设与重拾传统美德第82-83页
  (四) 建构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性与信仰性品质第83-84页
  (五) 理性的有限性与自我实现的社会依存性第84-86页
  (六) 自由、规范与共同体的秩序第86-87页
 三 价值观教育与现代性社会应然性关系的学理探讨第87-95页
  (一) “价值观照”的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第88-89页
  (二) “共通性”价值诉求的现代性全球化时代与价值观教育第89-90页
  (三) 现代性社会文化、传统美德与价值观教育第90-91页
  (四) 崇尚正义和向往美好的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第91-92页
  (五) 团结、合作、交往的现代性社会人际关系与价值观教育第92-93页
  (六) 秩序的共同体与价值观教育第93-95页
第四章 论证与建构:“社会性建构”价值观教育理论探究第95-119页
 一 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当然关系论梳第95-105页
  (一) 人的价值观的社会依存性论证第96-97页
  (二) 价值观教育与现代性社会之间的内在勾连第97-100页
  (三) 现代性社会对价值观教育的担承第100-102页
  (四) 社会价值观、教育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第102-105页
 二 “现代性理论”与价值观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探析第105-110页
  (一) “现代性理论”简陈第105-107页
  (二) 后现代性与现代性的理论博弈第107-108页
  (三) 在“现代性理论”中钩沉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资源第108-110页
 三 “社会性建构”价值观教育理论的架构规划第110-119页
  (一) 价值观教育既要关注文本又要关注社会第110-112页
  (二) 价值观教育对现代性社会现实的超越第112-113页
  (三) “社会性建构”价值观教育理论的体系生成第113-115页
  (四) “社会性建构”价值观教育理论中的角色分配论析第115-117页
  (五) “社会性建构”价值观教育理论的基本特性第117-119页
第五章 探索与规划:价值观教育实践理性拓植第119-147页
 一 价值观教育的场域整合第120-124页
  (一) 价值观教育的学校场域第120-121页
  (二) 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场域第121-123页
  (三) 整合价值观教育场域:现代性社会生活的真实世界第123-124页
 二 价值观教育的目标预设第124-129页
  (一) 价值技能的培育第125-126页
  (二) 终极性价值观的提升第126-128页
  (三) 整合价值观教育目标:培育适应与超越现代性社会的完整价值观第128-129页
 三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遴选第129-134页
  (一) 社会主流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引领性与统摄性启示第130-132页
  (二) 社会传统文化、伦理美德、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启示第132-133页
  (三) 整合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合适宜个体价值观健康成长的综合因素第133-134页
 四 价值观教育的过程设计第134-142页
  (一) “指导性”价值观教育过程设计第135-137页
  (二) “交往性”价值观教育过程设计第137-140页
  (三) 整合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性”过程设计第140-142页
 五 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鉴第142-147页
  (一) 个体受到价值观教化的后果之维第142-144页
  (二) 受价值观教化的人的社会性价值行动的后果之维第144-146页
  (三) 整合价值观教育的评鉴维度:在融合内在与外在的意义视域中评鉴第146-147页
结语:一个价值观迷失的时代与一种拯救性努力第147-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9页
后记第159-161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
下一篇:个体权利视域中的教育现代性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