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屏障体系的构建及布局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生态屏障研究进展第11-13页
     ·生态屏障的概念和内容方面第11-12页
     ·生态屏障的功能和应用研究方面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6页
     ·基础资料来源第13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第16-21页
   ·相关基本概念第16-17页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目的第16页
     ·生态用地第16-17页
   ·基础理论第17-21页
     ·系统科学理论第17-18页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页
     ·生态承载力理论第18-19页
     ·人地协调理论第19页
     ·生态经济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重庆市永川区概况第21-35页
   ·永川区地理位置第21页
   ·自然条件第21-23页
     ·地质地貌第21-22页
     ·气候第22页
     ·水文第22页
     ·土壤第22页
     ·植被第22-23页
   ·经济状况与人口资源第23页
   ·永川区土地与生态现状分析第23-27页
     ·土地资源现状分析第23-24页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24-27页
     ·生态环境现状第27页
   ·永川区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第27-35页
     ·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8-29页
     ·永川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第29-30页
     ·永川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第30-33页
     ·永川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分析第33-35页
第4章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屏障体系的构建第35-43页
   ·基础条件评价第35-42页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第35页
     ·自然生态评价指标设计第35页
     ·社会经济制约评价指标设计第35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5-37页
     ·评价单元的确定和数据的获取第37-40页
     ·权重赋分第40-42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42-43页
第5章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屏障网络体系布局第43-47页
   ·生态屏障分级第43-44页
   ·生态屏障网络体系布局第44-47页
     ·生态环境屏障第44-45页
     ·人工生态防护廊道第45页
     ·滨江生态防护带第45页
     ·中心城区生态格局第45-47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47-50页
   ·研究结论第47-48页
   ·讨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包头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钢铁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