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资料来源 | 第14-16页 |
·调查现场确定与研究对象选取 | 第14页 |
·调查内容 | 第14页 |
·参合农民医疗费用数据 | 第14-15页 |
·调查质量控制 | 第15-16页 |
·调查质量评价 | 第1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方法学研究 | 第17页 |
·现场调查数据分析 | 第17页 |
·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 | 第17-18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线的测算方法研究 | 第18-32页 |
·贫困线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19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线的测算方法研究 | 第19-21页 |
·贫困线测算方法 | 第19-20页 |
·ELES 法原理 | 第20-21页 |
·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线的研究结果 | 第21-30页 |
·调查地区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线的测算 | 第22-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因病致贫及就医经济风险研究 | 第32-61页 |
·因病致贫的测量方法 | 第33-34页 |
·就医经济风险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样本地区因病致贫及就医经济风险的研究结果 | 第36-58页 |
·样本地区经济收入情况及贫困状况 | 第36-41页 |
·样本地区因病致贫情况测量 | 第41-43页 |
·样本地区就医经济风险情况 | 第43-58页 |
·讨论 | 第58-61页 |
4 样本地区现有筹资水平下新农合实施效果的评价 | 第61-71页 |
·样本地区现有新农合实施情况 | 第61-62页 |
·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 | 第62-69页 |
·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的效果评价 | 第62-64页 |
·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就医经济风险的效果评价 | 第64-69页 |
·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例 | 第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标筹资水平的测算研究 | 第71-79页 |
·保障目标的确定 | 第71-74页 |
·补偿范围的意愿分析 | 第71页 |
·个人筹资水平、补偿比例的意愿分析 | 第71-73页 |
·保障目标的确定 | 第73-74页 |
·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标筹资水平测算方法 | 第74-78页 |
·目标筹资水平测算方法 | 第74-75页 |
·四种模式的目标筹资水平测算 | 第75-78页 |
·讨论 | 第78-79页 |
6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79-82页 |
·结论 | 第79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A 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测算方法的研究(综述) | 第86-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B 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表 | 第95-11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