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与ABS集成控制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课题的提出第11-12页
       ·纯电动汽车的优点第12-13页
       ·纯电动汽车的不足第13页
       ·本文涉及的纯电动汽车定位第13页
     ·再生制动的必要性第13-14页
     ·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国外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4-16页
       ·国内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6-17页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集成控制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ABS及再生制动系统概述第20-32页
     ·ABS概述第20-26页
       ·ABS的基本组成第20-21页
       ·ABS的基本原理第21-22页
       ·ABS的工作过程简述第22-24页
       ·ABS的控制策略第24-26页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概述第26-32页
       ·再生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第26-27页
       ·再生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第27-28页
       ·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第28-29页
       ·几种典型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29-32页
第3章 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特性分析第32-47页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例第32-37页
       ·液压制动系统的理想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曲线第32-35页
       ·液压制动系统的前后制动力的固定分配比例和同步附着系数第35-37页
     ·车辆在不同路面的制动过程分析第37-40页
       ·f线组第37-38页
       ·r线组第38-39页
       ·制动过程分析第39-40页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的分析第40-43页
       ·利用附着系数第40-42页
       ·制动效率第42-43页
     ·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力分配及峰值再生制动力矩第43-46页
       ·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力分配第43-45页
       ·峰值再生制动力矩第45-46页
     ·纯电动汽车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第46-47页
第4章 纯电动汽车制动的集成控制第47-52页
     ·再生制动系统启动的条件第47-48页
       ·制动初速度第47页
       ·制动强度第47页
       ·动力电池的SOC值第47-48页
     ·再生制动与ABS的矛盾第48-49页
       ·制动力矩变化第48页
       ·液压调节的迟滞第48-49页
     ·纯电动汽车制动的集成控制第49-52页
       ·传统ABS的逻辑门限选择及其控制第49-50页
       ·再生制动与ABS的集成控制第50-52页
第5章 纯电动汽车系统建模第52-68页
     ·ADVISOR简介第52-54页
     ·基于ADVISOR软件的集成控制策略仿真第54-60页
       ·车辆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比例范围确定第55页
       ·ADVISOR自带模型分析第55-58页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集成控制模型建立第58-60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60-68页
       ·洲城市工况(ECE)第62-63页
       ·纽约城市工况(NYCC)第63-64页
       ·美国环保署乡村测试工况(UDDS)第64-65页
       ·自建紧急制动工况第65-66页
       ·结果分析第66-68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68-69页
     ·全文总结第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后防护装置的碰撞仿真研究
下一篇:轿车车内流场与玻璃除霜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