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车架论文

汽车后防护装置的碰撞仿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法规与标准第10-12页
   ·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研究方法第12-14页
     ·实车碰撞试验第12-13页
     ·汽车后下部防护试验台第13页
     ·有限元分析法第13-14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汽车碰撞仿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17-30页
   ·汽车被动安全仿真分析法的发展第17-18页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第18-24页
     ·物体质点变形方程第19页
     ·物体的离散化第19-20页
     ·质量控制方程第20-21页
     ·边界条件第21-22页
     ·动量方程第22-23页
     ·能量方程第23-24页
   ·薄壳理论与BT壳单元第24-26页
   ·沙漏模式第26-27页
   ·接触面的处理第27-29页
     ·接触的搜寻第27-28页
     ·级域理论和方法第28-29页
     ·接触碰撞力的计算方法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碰撞系统的有限元建模及前处理第30-38页
   ·动态试验碰撞系统的建模第30-35页
     ·动态试验碰撞系统的建立第31-32页
     ·单元的划分第32-33页
     ·后防护装置的材料模型第33-34页
     ·动态试验的接触问题第34页
     ·动态试验的约束与施加载荷第34-35页
   ·整车追尾碰撞系统的建模第35-37页
     ·碰撞车辆的模型建立第35-36页
     ·整车碰撞的接触设置第36页
     ·整车追尾的约束和施加载荷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碰撞仿真研究第38-53页
   ·典型的后防护装置的碰撞仿真分析第38-44页
     ·碰撞模拟的变形分析第38-41页
     ·碰撞模拟的能量分析第41-42页
     ·加速度与速度特性分析第42-43页
     ·应力变形分析第43-44页
   ·后防护装置防撞性能的研究第44-48页
     ·壁厚对防护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防撞梁接触面对于防护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影响防护性能的其他因素第47-48页
   ·偏置碰撞动态试验仿真分析第48-49页
   ·整车碰撞仿真分析第49-52页
     ·整车碰撞的动态响应第50页
     ·载荷与能量分析第50-51页
     ·车身加速度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第53-61页
   ·新型吸能式后防护装置结构分析第53-55页
     ·吸能式后防护装置的结构设计第53-54页
     ·吸能式后防护装置的材料参数分析第54-55页
   ·新型后防护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第55-59页
     ·参数变量的设计第55-56页
     ·优化目标函数的设计第56-57页
     ·正交优化实验设计第57页
     ·仿真试验的方差分析与最优组合设计第57-59页
   ·基于实车碰撞的仿真验证第59-61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61-63页
   ·全文总结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车车身骨架侧翻碰撞研究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与ABS集成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