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0 前言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国内外监管理论、实践述评与我国监管体系一般框架构建 | 第16页 |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理论分析,构建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的博弈分析模型 | 第16-17页 |
·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医院运行监管实证研究 | 第17页 |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内容和职责权力重构 | 第17页 |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监管体系建立的政策建议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理论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实证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 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23-48页 |
·监管内涵的界定与辨析 | 第23-27页 |
·监管的内涵 | 第23-24页 |
·监管与宏观调控以及微观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 第24-25页 |
·我国"监管"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25-27页 |
·监管起源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践 | 第27-30页 |
·"重商主义"阶段——国家干预主义萌芽和起源 | 第27-28页 |
·古典经济学阶段——经济自由主义 | 第28页 |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主义 | 第28-29页 |
·新自由经济主义阶段——监管经济学的兴起 | 第29页 |
·再监管阶段——监管理论的新发展 | 第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监管理论演进 | 第30-35页 |
·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 | 第31页 |
·基于利益集团监管俘虏理论 | 第31-32页 |
·监管经济理论 | 第32-34页 |
·可竞争市场监管理论 | 第34页 |
·激励性监管理论 | 第34-35页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监管实践 | 第35-40页 |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监管的内涵 | 第36页 |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监管制度的最初模式 | 第36-37页 |
·社会主义国家监管制度的改革实践 | 第37-38页 |
·我国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38-39页 |
·运行监管与计划监管、行业监管的区别与联系 | 第39-40页 |
·监管的分类 | 第40-42页 |
·基于监管内容的分类 | 第40-41页 |
·监管强度分类 | 第41页 |
·基于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的监管分类 | 第41-42页 |
·监管的一般体系框架、过程和手段 | 第42-48页 |
·我国监管的一般体系框架 | 第43-46页 |
·监管的一般过程和手段 | 第46-48页 |
2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理论研究 | 第48-69页 |
·公立医院的设置形式与目的 | 第48-56页 |
·与公立医院相关的概念辨析 | 第48-50页 |
·公立医院的概念 | 第50-51页 |
·公立医院的设置目的和定位 | 第51-55页 |
·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 | 第55-56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概念框架 | 第56-61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内涵 | 第56-57页 |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监管体系概念框架 | 第57-60页 |
·概念框架的实际适用分析 | 第60-61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博弈模型 | 第61-69页 |
·博弈环境 | 第61-62页 |
·博弈模型 | 第62页 |
·博弈均衡 | 第62-64页 |
·模型分析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3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的实证研究 | 第69-98页 |
·公立医院资产规模分析 | 第69-76页 |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描述分析 | 第69-70页 |
·历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与国有总资产描述分析 | 第70-72页 |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规模综合分析 | 第72-73页 |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情况 | 第73-74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74-76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现状分析 | 第76-86页 |
·公立医院运行现状 | 第76-79页 |
·医院监管职能划分现状 | 第79-82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的矛盾与问题 | 第82-85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85-86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的实践进展 | 第86-98页 |
·镇江经验 | 第86-89页 |
·深圳经验 | 第89-94页 |
·鄂州经验 | 第94-96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96-98页 |
4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内容、职责与权力重构 | 第98-106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内容的整理 | 第98-99页 |
·国有资产安全 | 第98页 |
·公立医院运行效率 | 第98-99页 |
·国有资产的保值 | 第99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者职责、权力重构 | 第99-106页 |
·职责权力重构原因与目的 | 第99-100页 |
·职责权力重构原则 | 第100-103页 |
·职责权力重构其他影响因素 | 第103-106页 |
5 本研究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06-119页 |
·主要结论 | 第106-112页 |
·监管的内涵界定与我国对监管概念的辨析 | 第106-107页 |
·监管发展历程与我国监管制度的趋势分析 | 第107-108页 |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的体系设计与博弈分析 | 第108-109页 |
·公立医院资产和运行监管的实证分析 | 第109-110页 |
·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内容确定与监管职责权力重构分析 | 第110-112页 |
·政策建议 | 第112-119页 |
·形成国家层面的公立医院运行监管体系框架顶层设计 | 第112-116页 |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设计 | 第116-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6 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局限 | 第119-121页 |
·研究特色 | 第119页 |
·研究创新 | 第119-120页 |
·研究局限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第127-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0页 |
附件1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