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第二双线路基防风设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0页 |
|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 第13-18页 |
|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第13-14页 |
| ·常用的离散化方法 | 第13页 |
| ·常用的离散格式 | 第13-14页 |
| ·流动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14-15页 |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4页 |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4-15页 |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5页 |
| ·湍流模型 | 第15-16页 |
| ·数值计算软件简介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性研究 | 第18-30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18-21页 |
| ·计算模型 | 第18-19页 |
| ·计算网格 | 第19-20页 |
| ·计算区域、边界条件 | 第20页 |
| ·动车组过防风设施滑移网格法 | 第20-21页 |
| ·动模型试验 | 第21-26页 |
| ·试验装置简介 | 第21-22页 |
| ·试验模型 | 第22-23页 |
| ·相似性原理 | 第23-24页 |
| ·动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24-26页 |
| ·风洞试验 | 第26-29页 |
| ·风洞试验简介 | 第26页 |
| ·试验模型 | 第26-27页 |
| ·风洞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 | 第30-48页 |
| ·安全运行评定参考依据 | 第30-32页 |
| ·5M深度路堑上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 | 第32-33页 |
| ·2M深度路堑上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 | 第33-35页 |
| ·平地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 | 第35-37页 |
| ·3M高度路堤上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 | 第37-39页 |
| ·5M高度路堤上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 | 第39-41页 |
| ·7M高度路堤上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 | 第41-43页 |
| ·不同路况挡风墙合理高度总结及流场分析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防风走廊合理外形研究 | 第48-63页 |
| ·半封闭式防风走廊方案比选 | 第48-51页 |
| ·全封闭式防风走廊方案比选 | 第51-53页 |
| ·两种形式防风走廊空气动力效应分析及比较 | 第53-61页 |
| ·动车组及防风走廊计算监测点布置 | 第53-54页 |
| ·车身表面压力变化比较 | 第54-56页 |
| ·车厢内部压力变化比较 | 第56-57页 |
| ·防风走廊壁面压力变化比较 | 第57-59页 |
| ·防风走廊动态载荷变化比较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3-65页 |
| ·研究总结 | 第63-64页 |
| ·挡风墙合理高度研究总结 | 第63页 |
| ·防风走廊合理外形研究总结 | 第63-64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