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基因ZmCOL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致谢第1-10页
摘要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5页
 1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第12-13页
   ·植物的光周期及光周期敏感现象第12页
   ·光周期中光期和暗期的作用第12-13页
 2 光周期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第13-23页
   ·拟南芥光周期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第13-21页
     ·光受体第14-15页
     ·生物钟成分第15-17页
     ·下游转录调节因子第17-19页
     ·成花信号综合子第19-21页
     ·开花时间抑制基因第21页
   ·水稻光周期作用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第21-23页
 3 玉米光周期敏感现象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玉米光周期敏感现象及光周期敏感特性第23-24页
   ·玉米光周期敏感时期的研究第24页
   ·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第24-25页
   ·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基因的克隆和研究第25-26页
 4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6-29页
   ·功能克隆第27页
   ·抑制消减杂交第27页
   ·图位克隆第27-28页
   ·转座子标签法第28页
   ·同源克隆技术第28页
   ·电子克隆第28-29页
 5 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第29页
 6 亚细胞定位研究第29-30页
 7 植物转基因方法研究第30-33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31-32页
   ·基因枪法第32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32-33页
 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3-35页
第二章 玉米光周期基因 CO-LIKE 的克隆第35-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40页
   ·实验材料第35页
   ·试剂与仪器第35-36页
   ·方法第36-40页
     ·总RNA 的提取与纯化第36页
     ·DNA 的提取与纯化第36-38页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38页
     ·玉米CO-like 基因片段的克隆第38-39页
       ·CO-like 基因的PCR 扩增第38-39页
       ·CO-like 基因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连接与转化第39页
     ·测序结果分析第39-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52页
   ·RNA 提取、纯化、第一链合成及检测第40页
   ·玉米ZmCOL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40-52页
     ·玉米ZmCOL 基因的克隆第40页
     ·玉米 ZmCOL 基因序列分析第40-52页
       ·CML288 和黄早4 中ZmCOL 基因cDNA 序列分析比较第40-45页
       ·ZmCOL 基因的DNA 序列分析第45页
       ·玉米 ZmCOL 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5-52页
 3. 讨论第52-54页
   ·玉米ZmCOL 基因是 CO/Hd1 基因的同源基因第52页
   ·玉米ZmCOL 基因的功能推测第52-53页
   ·玉米ZmCOL 基因的进一步研究第53-54页
第三章 玉米ZmCOL 基因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4-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供试材料第54-55页
   ·光周期处理与取样第55页
   ·试剂与仪器第55页
   ·方法第55页
     ·总RNA 的提取与纯化第55页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55页
     ·荧光定量PCR 引物的设计第55页
     ·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5页
     ·样品检测与数据处理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基因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5-56页
   ·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第56-61页
     ·ZmCOL 基因周期表达模式的研究第56-57页
     ·ZmCOL 基因在叶片和茎尖中的表达研究第57-59页
     ·ZmCOL 基因与 ZmGI 基因间的表达关系第59-60页
     ·ZmCOL 基因与 ZmFT 基因在玉米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研究第60-61页
       ·光周期敏感材料中ZmCOL 基因与ZmFT 基因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达研究第60-61页
       ·光周期钝感材料黄早4 中ZmCOL 基因与 ZmFT 基因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达研究第61页
 3. 讨论第61-65页
   ·ZmCOL 基因周期表达模式探讨第61-62页
   ·ZmCOL 基因调控玉米的光周期诱导过程第62-63页
   ·ZmCOL 基因与ZmGI 基因的关系第63-64页
   ·ZmCOL 基因与 ZmFT 在玉米光周期诱导中的表达关系第64-65页
第四章 玉米ZmCOL 基因功能的初步验证第65-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76页
   ·材料第65页
   ·酶、试剂及菌株等第65-6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6页
   ·实验方法第66-76页
     ·亚细胞定位实验方法第66-71页
       ·融合表达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6-69页
       ·轰击前洋葱表皮的培养第69页
       ·金粉悬液制备第69页
       ·微弹制备(6 枪量)第69页
       ·基因枪轰击前操作第69-70页
       ·基因枪轰击操作步骤(PDS-1000/He 型基因枪)第70页
       ·轰击后洋葱表皮的培养第70页
       ·GUS 染色第70-71页
       ·微镜观察第71页
     ·拟南芥超量表达实验第71-76页
       ·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1-73页
       ·拟南芥转化第73-74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鉴定第74-7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6-88页
   ·融合表达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6-79页
   ·洋葱表皮瞬时表达结果第79-80页
   ·植物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0-86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第86-88页
     ·转化株除草剂浓度敏感性实验第86-87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 验证第87-88页
 3. 讨论第88-90页
   ·玉米ZmCOL 基因其 CCT 结构域是核定位信号,具有核定位功能第88页
   ·玉米ZmCOL 基因的功能预测及研究前景第88-90页
第五章 不同玉米自交系光周期相关性状与 ZmCOL 基因变异的相关性分析第90-10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0-92页
   ·试验材料第90页
   ·试验设计、田间性状调查及统计、聚类分析第90-91页
   ·玉米叶片的提取、SSR 扩增及序列差异分析第91-9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2-98页
   ·不同种质类群玉米自交系光周期敏感程度的划分第92-95页
   ·21 份玉米自交系的 ZmCOL 基因的PCR 扩增及序列分析第95-98页
     ·ZmCOL 基因的 PCR 扩增第95页
     ·ZmCOL 基因的序列分析第95-98页
 3 讨论第98-101页
   ·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光周期敏感性研究第98-99页
   ·21 份玉米自交系材料的ZmCOL 基因序列分析第99页
   ·ZmCOL 基因主要序列变异与玉米光周期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RILs群体定位玉米不同时期籽粒灌浆及品质性状QTL
下一篇:玉米株型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