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系统科学论文--系统工程论文

过程系统分析与优化的数值—符号混合算法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过程系统分析第14-22页
        1.2.1 结构分析第15-16页
        1.2.2 解空间分析第16-20页
        1.2.3 参数空间分析第20-22页
    1.3 过程系统优化第22-24页
    1.4 过程模型的求解算法第24-34页
        1.4.1 数值计算第25-28页
        1.4.2 符号计算第28-32页
        1.4.3 数值-符号混合计算第32-34页
    1.5 过程模型的三角化重构第34-36页
    1.6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36-39页
第二章 过程模型的三角化重构与加速求解算法第39-71页
    2.1 过程模型的系统分解第39-44页
        2.1.1 有向图理论第39-41页
        2.1.2 过程模型的有向图表征第41-43页
        2.1.3 联立子系统的隔离第43-44页
    2.2 过程模型的三角化重构第44-50页
        2.2.1 Grobner基理论第44-48页
        2.2.2 联立子系统的三角化重构第48-50页
    2.3 三角化过程模型的求解第50页
    2.4 性能分析第50-53页
    2.5 案例分析第53-69页
        2.5.1 相变换热器第54-58页
        2.5.2 单级等温闪蒸第58-61页
        2.5.3 两级等温-绝热闪蒸第61-65页
        2.5.4 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第65-69页
    2.6 小结第69-71页
第三章 过程模型的多解分析与全局求解算法第71-97页
    3.1 过程模型的三角化重构第72-73页
    3.2 过程模型的多解分析第73-74页
    3.3 过程模型的全局求解第74-81页
        3.3.1 实根计数第75-76页
        3.3.2 实根隔离第76-78页
        3.3.3 实根求解第78-81页
    3.4 性能分析第81-83页
    3.5 案例分析第83-95页
        3.5.1 不连续数值模型第83-85页
        3.5.2 多稳态点函数模型第85页
        3.5.3 气液闪蒸模型第85-87页
        3.5.4 管泵网络模型第87-88页
        3.5.5 不良尺度化学平衡模型第88-89页
        3.5.6 搅拌罐反应器模型第89-92页
        3.5.7 多稳态冷却放热CSTR模型第92-95页
    3.6 小结第95-97页
第四章 多项式模型的确定性全局优化算法第97-117页
    4.1 KKT条件的三角化重构第98-100页
    4.2 全局最优的一阶充分必要条件第100-102页
    4.3 全局最优点的求解策略第102-107页
        4.3.1 最优目标值的隔离第102-104页
        4.3.2 全局最优点的求解第104-107页
    4.4 性能分析第107-108页
    4.5 案例分析第108-115页
        4.5.1 案例一第108-109页
        4.5.2 案例二第109页
        4.5.3 案例三第109-110页
        4.5.4 案例四第110-112页
        4.5.5 案例五第112-115页
    4.6 小结第115-117页
第五章 过程系统操作弹性的三角化显式分析算法第117-151页
    5.1 操作弹性分析第118-119页
    5.2 操作弹性的存在型量词模型第119-121页
    5.3 操作弹性空间的三角化重构第121-132页
        5.3.1 三角化操作弹性空间第121-124页
        5.3.2 柱形代数分解第124-132页
    5.4 性能分析第132-135页
    5.5 案例分析第135-150页
        5.5.1 非凸模型弹性分析第135-137页
        5.5.2 不相交模型弹性分析第137-139页
        5.5.3 非多项式模型弹性分析第139-142页
        5.5.4 换热网络模型弹性分析第142-144页
        5.5.5 单管-泵网络模型弹性分析第144-146页
        5.5.6 双管-泵网络模型弹性分析第146-150页
    5.6 小结第150-15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51-157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第151-154页
    6.2 研究展望第154-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73页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诚言”与“关心自己”--福柯的古代哲学解释研究
下一篇:明代贵州历史移民与家庭伦理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