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微晶玻璃概述 | 第14-18页 |
1.1.1 微晶玻璃的定义及特点 | 第14-15页 |
1.1.2 微晶玻璃的分类 | 第15页 |
1.1.3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1.4 微晶玻璃的应用 | 第17-18页 |
1.1.5 微晶玻璃的发展历史 | 第18页 |
1.2 铁尾矿概述 | 第18-20页 |
1.2.1 铁尾矿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页 |
1.2.2 铁尾矿的危害 | 第18-19页 |
1.2.3 铁尾矿的利用现状 | 第19-20页 |
1.3 尾矿微晶玻璃概述 | 第20-21页 |
1.4 CaO-Mg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概述 | 第21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试验原料及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2.1 试验原料 | 第24-26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6页 |
2.3 试验流程 | 第26页 |
2.4 试样制备 | 第26-27页 |
2.4.1 基础玻璃制备 | 第26-27页 |
2.4.2 微晶玻璃制备 | 第27页 |
2.5 测试方法 | 第27-30页 |
2.5.1 差热分析(DSC) | 第27页 |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2.5.3 显微结构分析(SEM) | 第27页 |
2.5.4 体积密度测试 | 第27-28页 |
2.5.5 耐酸性测试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基础组成氧化物对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 第30-42页 |
3.1 试验设计 | 第30-32页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3.2.1 析晶动力学分析 | 第32-35页 |
3.2.2 析晶活化能E与频率因子v分析 | 第35-36页 |
3.2.3 正交试验分析 | 第36-39页 |
3.2.4 基础组成氧化物对微晶玻璃主、次晶相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铁尾矿掺量对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 第42-52页 |
4.1 试验设计 | 第42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4.2.1 铁尾矿掺量对微晶玻璃核化、晶化温度的影响 | 第42-45页 |
4.2.2 铁尾矿掺量对微晶玻璃颜色的影响 | 第45页 |
4.2.3 铁尾矿掺量对微晶玻璃主、次晶相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4 铁尾矿掺量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5 铁尾矿掺量对微晶玻璃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6 铁尾矿掺量对微晶玻璃耐酸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SiO_2/CaO对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 第52-64页 |
5.1 试验设计 | 第52页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62页 |
5.2.1 SiO_2/CaO对微晶玻璃核化、晶化温度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2 SiO_2/CaO对基础玻璃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5.2.3 SiO_2/CaO对微晶玻璃主、次晶相的影响 | 第57-59页 |
5.2.4 SiO_2/CaO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59-60页 |
5.2.5 SiO_2/CaO对微晶玻璃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5.2.6 SiO_2/CaO对微晶玻璃耐酸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热处理制度的研究 | 第64-74页 |
6.1 试验设计 | 第64-65页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2页 |
6.2.1 极差分析 | 第65-67页 |
6.2.2 因素水平分析 | 第67页 |
6.2.3 方差分析 | 第67-68页 |
6.2.4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主、次晶相的影响 | 第68-70页 |
6.2.5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70-7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