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引言 | 第13-23页 | 
| 1.1 黄顶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 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的入侵 | 第14-16页 | 
| 1.2.1 表型可塑性含义 | 第14-15页 | 
| 1.2.2 表型可塑性研究 | 第15页 | 
| 1.2.3 外来植物主要入侵机制假说 | 第15-16页 | 
| 1.3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 | 第16-18页 | 
| 1.4 植物耐盐性研究 | 第18-20页 | 
| 1.5 植物耐阴性研究 | 第20-21页 | 
| 1.6 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2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23-48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2.1.1 材料 | 第23页 | 
| 2.1.2 黄顶菊总DNA的提取、纯化和高通量测序 | 第23-24页 | 
| 2.1.3 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拼接和验证 | 第24-26页 | 
| 2.1.4 叶绿体基因组注释 | 第26页 | 
| 2.1.5 重复序列的分析 | 第26页 | 
| 2.1.6 黄顶菊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 | 第26-27页 | 
| 2.1.7 黄顶菊和菊科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组成的比较分析 | 第27页 | 
| 2.1.8 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27-28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6页 | 
| 2.2.1 叶绿体DNA高通量测序及基因组组装 | 第28-29页 | 
| 2.2.2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第29-36页 | 
| 2.2.3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析 | 第36-37页 | 
| 2.2.4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SSRs开发及分析 | 第37-39页 | 
| 2.2.5 黄顶菊与其他菊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 | 第39页 | 
| 2.2.6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IR区的收缩与扩张 | 第39-41页 | 
| 2.2.7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差异分析 | 第41-45页 | 
| 2.2.8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5-46页 | 
| 2.3 讨论 | 第46-48页 | 
| 2.3.1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 | 第46-47页 | 
| 2.3.2 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上的差异基因与入侵的关系 | 第47-48页 | 
| 3 盐处理对黄顶菊的影响 | 第48-67页 | 
| 3.1 材料 | 第48-49页 | 
| 3.1.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3.1.2 实验设计 | 第48-49页 | 
| 3.2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 3.2.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49页 | 
| 3.2.2 保护酶系的测定方法 | 第49-51页 | 
| 3.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51页 | 
| 3.2.4 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第51页 | 
| 3.2.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51-52页 | 
| 3.2.6 耐盐阈值的确定 | 第52页 | 
| 3.2.7 叶片解剖结构 | 第52页 | 
| 3.2.8 表型可塑性指数 | 第52页 | 
| 3.2.9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 3.3 结果和分析 | 第52-65页 | 
| 3.3.1 不同盐处理下的表型特征 | 第52-55页 | 
| 3.3.2 盐处理对叶片保护酶系的影响 | 第55-56页 | 
| 3.3.3 盐处理对黄顶菊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56-58页 | 
| 3.3.4 盐处理对黄顶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 3.3.5 盐处理对黄顶菊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影响 | 第59-61页 | 
| 3.3.6 耐盐阈值的确定 | 第61-62页 | 
| 3.3.7 盐处理黄顶菊叶片结构的影响 | 第62-64页 | 
| 3.3.8 盐处理黄顶菊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 3.4 讨论 | 第65-67页 | 
| 3.4.1 盐处理对黄顶菊的生长影响 | 第65-66页 | 
| 3.4.2 盐处理下黄顶菊的表型可塑性和适应性 | 第66-67页 | 
| 4 遮阴处理对黄顶菊的影响 | 第67-87页 | 
| 4.1 材料 | 第67页 | 
| 4.1.1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 4.1.2 实验设计 | 第67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67-69页 | 
| 4.2.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67-68页 | 
| 4.2.2 保护酶系的测定方法 | 第68页 | 
| 4.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68页 | 
| 4.2.4 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第68页 | 
| 4.2.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68-69页 | 
| 4.2.6 表型可塑性指数 | 第69页 | 
| 4.2.7 数据处理 | 第69页 | 
| 4.3 结果和分析 | 第69-84页 | 
| 4.3.1 不同遮阴处理处理下的表型特征 | 第69-72页 | 
| 4.3.2 遮阴处理对叶片保护酶系的影响 | 第72-73页 | 
| 4.3.3 遮阴处理对黄顶菊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73-75页 | 
| 4.3.4 遮阴处理对黄顶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75-78页 | 
| 4.3.5 遮阴处理对黄顶菊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影响 | 第78-80页 | 
| 4.3.6 不同遮阴对黄顶菊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80-83页 | 
| 4.3.7 不同遮阴对黄顶菊表型可塑性的变化 | 第83-84页 | 
| 4.4 讨论 | 第84-87页 | 
| 4.4.1 盐处理对黄顶菊的生长影响 | 第84-85页 | 
| 4.4.2 遮阴处理下黄顶菊的表塑可塑性和适应性 | 第85-87页 | 
| 5 结论和展望 | 第87-89页 | 
| 5.1 结论 | 第87-88页 | 
| 5.2 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100页 | 
| 附录 | 第100-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个人简历 | 第107页 | 
| 个人信息 | 第10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