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三色堇热激蛋白70(VtHSP70)基因克隆及热胁迫下应答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1 高温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第13页
    1.2 热激蛋白概念、分类及作用第13-15页
        1.2.1 热激蛋白的概念第13-14页
        1.2.2 热激蛋白的分类与分布第14-15页
        1.2.3 HSP70作用及功能研究第15页
    1.3 热激蛋白相关基因克隆及调控机理第15-16页
    1.4 启动子概念、分类及功能第16-17页
        1.4.1 启动子的概念第16页
        1.4.2 启动子的分类第16页
        1.4.3 启动子的功能第16-17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三色堇VtHSP70基因家族高温响应的表达分析第19-35页
    2.1 材料第19-21页
        2.1.1 试验材料第19页
        2.1.2 主要试剂、菌株和质粒第19-20页
        2.1.3 主要试剂配制第20-21页
    2.2 方法第21-27页
        2.2.1 材料处理第21页
        2.2.2 三色堇总RNA提取方法第21-22页
        2.2.3 VtHSP70基因的选择第22-23页
        2.2.4 反转录体系构建第23-24页
        2.2.5 特异性引物设计及验证第24-26页
        2.2.6 实时荧光定量表达体系构建第26-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2.3.1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第27-29页
        2.3.2 引物的特异性第29-30页
        2.3.3 热胁迫下VtHSP70基因的表达差异第30-33页
    2.4 讨论与结论第33-35页
第三章 三色堇VtHSP70-4、VtHSP70-8和VtHSP70-16基因全长克隆第35-53页
    3.1 材料第35页
        3.1.1 试验材料第35页
        3.1.2 主要试剂第35页
    3.2 方法第35-42页
        3.2.1 材料处理第35页
        3.2.2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第35页
        3.2.3 5'-RACE和3'-RACE cDNA合成第35-37页
        3.2.4 VtHSP70基因引物设计第37页
        3.2.5 VtHSP70-4、VtHSP70-8和VtHSP70-16基因的5'端克隆第37-38页
        3.2.6 VtHSP70-4、VtHSP70-8和VtHSP70-16基因的3'端克隆第38页
        3.2.7 VtHSP70-4和VtHSP70-8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第38-39页
        3.2.8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第39页
        3.2.9 PCR扩增产物胶回收、连接及转化第39-40页
        3.2.10 菌液PCR第40-41页
        3.2.11 重组质粒提取第41页
        3.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4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2-52页
        3.3.1 RNA浓度与质量检测第42页
        3.3.2 08H材料中VtHSP70-4基因5'端和3'端序列扩增第42-43页
        3.3.3 DFM-16和08H材料中VtHSP70-8 基因5'端和3'端序列扩增第43-44页
        3.3.4 VtHSP70-4和VtHSP70-8基因cDNA全长序列扩增第44-47页
        3.3.5 VtHSP70-4、VtHSP70-8和VtHSP70-16基因序列同源比对第47-48页
        3.3.6 亲疏水性分析第48-49页
        3.3.7 磷酸化位点预测第49-50页
        3.3.8 跨膜结构预测第50-51页
        3.3.9 信号肽预测第51-52页
    3.4 讨论与结论第52-53页
第四章 VtHSP70-16基因cDNA/gDNA克隆与结构分析第53-61页
    4.1 材料第53页
        4.1.1 主要试剂、菌株和质粒第53页
    4.2 方法第53-55页
        4.2.1 材料处理第53页
        4.2.2 三色堇总RNA提取第53页
        4.2.3 反转录体系构建第53页
        4.2.4 三色堇DNA提取第53页
        4.2.5 RNA和DNA的质量检测第53-54页
        4.2.6 VtHSP70-16 cDNA序列及gDNA序列扩增第54-55页
        4.2.7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连接及转化第5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5-60页
        4.3.1 RNA浓度与质量检测第55页
        4.3.2 两种提取方法获得DNA的质量和效率比较第55页
        4.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种方法提取DNA的质量和浓度第55-56页
        4.3.4 VtHSP70-16 cDNA及gDNA序列扩增第56-58页
        4.3.5 VtHSP70-16基因同源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第58-60页
    4.4 讨论与分析第60-61页
第五章 VtHSP70-16基因启动子克隆与载体构建第61-73页
    5.1 材料第61页
        5.1.1 试验材料第61页
        5.1.2 主要试剂第61页
    5.2 方法第61-66页
        5.2.1 材料处理第61页
        5.2.2 基因组DNA提取第61页
        5.2.3 DNA电泳和浓度测定第61页
        5.2.4 胶回收及连接转化第61页
        5.2.5 VtHSP70-16基因启动子序列扩增第61-64页
        5.2.6 VtHSP70-16基因启动子载体构建第64-6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6-70页
        5.3.1 三色堇VtHSP70-16基因启动子克隆第66-67页
        5.3.2 VtHSP70-16基因启动子序列比对第67页
        5.3.3 VtHSP70-16基因启动子区调控元件分析第67-69页
        5.3.4 PJIBIA163-1300表达载体构建第69页
        5.3.5 启动子质粒酶切第69-70页
        5.3.6 PJIBIA163-1300表达载体与启动子片段连接第70页
    5.4 讨论与结论第70-73页
全文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7页
附录A第87-88页
附录B第88-89页
附录C第89-90页
附录D第90-91页
附录E第91-92页
附录F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表型可塑性及叶绿体基因组分析的黄顶菊入侵机制
下一篇:鄂温克旗牧民合作社扶持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