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6-17页 |
引言 | 第17-2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7-21页 |
1.1 立题依据 | 第17-19页 |
1.1.1 护士数量短缺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 | 第17页 |
1.1.2 男护士的加入使得护士队伍以女性为主导的性别单一化格局发生改变 | 第17-18页 |
1.1.3 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优势日益突出但留职意愿不容乐观 | 第18页 |
1.1.4 职业延迟满足水平高低可影响护士留职意愿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3 职业延迟满足测量工具 | 第20-21页 |
1.4 小结 | 第21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3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3.1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3.2 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4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一部分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量性研究 | 第25-4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5-3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2.1.1 样本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25页 |
2.1.2 样本量估算 | 第25-2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2.2.1 研究工具 | 第26-28页 |
2.2.2 研究步骤 | 第28页 |
2.2.3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8页 |
2.2.4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2.5 质量控制 | 第29页 |
2.2.6 伦理原则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37页 |
3.1 三甲医院男护士的一般资料 | 第30-31页 |
3.1.1 三甲医院男护士社会人口学一般资料 | 第30-31页 |
3.2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现状 | 第31-32页 |
3.2.1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总分各维度得分情况 | 第31页 |
3.2.2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各条目具体得分情况 | 第31-32页 |
3.3 三甲医院男护士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留职意愿现状 | 第32-33页 |
3.3.1 三甲医院男护士领悟社会支持现状 | 第32-33页 |
3.3.2 三甲医院男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 | 第33页 |
3.3.3 三甲医院男护士留职意愿现状 | 第33页 |
3.4 不同特征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得分比较 | 第33-35页 |
3.5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与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留职意愿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3.5.1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与留职意愿、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3.5.2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页 |
3.6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44页 |
4.1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 第37-38页 |
4.2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 第38-42页 |
4.2.1 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出生地对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2 学历、职称、行政职务对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3 用工性质、月总收入对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4 夜班数、工作年限对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正相关 | 第42页 |
4.4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 | 第42-43页 |
4.5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与留职意愿的相关性 | 第43-44页 |
第二部分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第44-5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44-47页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第44-4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45页 |
2.2.1 访谈工具及提纲拟定 | 第45页 |
2.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45-46页 |
2.4 质量控制 | 第46页 |
2.5 伦理原则 | 第46-47页 |
3 访谈结果 | 第47-52页 |
3.1 主题1:选择专业欠考虑 | 第47-48页 |
3.1.1 听从父母或他人意见 | 第47页 |
3.1.2 高考调剂 | 第47页 |
3.1.3 自愿选择 | 第47-48页 |
3.2 主题2:性别差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48-49页 |
3.2.1 缺乏晋升的兴趣与动力 | 第48页 |
3.2.2 培训及提升的压力 | 第48-49页 |
3.3 主题3:专业认知有失偏颇 | 第49-50页 |
3.3.1 排斥心理 | 第49页 |
3.3.2 部分接受 | 第49-50页 |
3.3.3 基本接受 | 第50页 |
3.4 主题4:留职意愿不强烈 | 第50-52页 |
4 讨论 | 第52-54页 |
4.1 选择专业欠考虑 | 第52页 |
4.2 性别差异导致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中等 | 第52页 |
4.3 专业认知有失偏颇 | 第52-53页 |
4.4 留职意愿不强烈 | 第53-54页 |
总结 | 第54-56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2 创新性 | 第54页 |
3 局限性及展望 | 第54-56页 |
3.1 局限性 | 第54-55页 |
3.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综述 | 第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