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相干接收机驱动板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相干光通信背景 | 第10-11页 |
1.2 相干接收机及相关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2 相干接收机工作原理与接收机驱动板方案设计 | 第15-24页 |
2.1 光接收机的结构与功能 | 第15页 |
2.2 ICR模块工作原理及特性 | 第15-19页 |
2.2.1 ICR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2.2 APD工作原理及特性参数 | 第17-19页 |
2.2.3 TIA工作原理 | 第19页 |
2.3 相干接收机驱动板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3页 |
2.3.1 接收机驱动板设计需求 | 第19-20页 |
2.3.2 接收机驱动板设计方案 | 第20-21页 |
2.3.3 接收机驱动板电路设计框图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相干接收机驱动板硬件设计与分析 | 第24-46页 |
3.1 系统整体结构 | 第24-25页 |
3.2 电源系统设计 | 第25-30页 |
3.2.1 系统总体电源需求 | 第25页 |
3.2.2 系统电源设计与分析 | 第25-26页 |
3.2.3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第26-30页 |
3.3 控制系统设计 | 第30-35页 |
3.3.1 微控制处理器模块 | 第30-32页 |
3.3.2 串口接口模块 | 第32-33页 |
3.3.3 USB转UART模块 | 第33-34页 |
3.3.4 调试接口模块 | 第34-35页 |
3.4 AD采样模块设计 | 第35-40页 |
3.4.1 AD芯片 | 第35-36页 |
3.4.2 采样前的放大电路 | 第36-40页 |
3.5 DA电压设置模块 | 第40-43页 |
3.6 模块接口电路 | 第43-44页 |
3.7 PCB总体设计 | 第44-4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系统的软件编程 | 第46-53页 |
4.1 系统整体结构 | 第46页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6-48页 |
4.3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48-52页 |
4.3.1 下位机系统主体程序 | 第49-50页 |
4.3.2 AD模块程序流程图 | 第50-51页 |
4.3.3 DA模块程序流程图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相干接收机驱动板测试 | 第53-68页 |
5.1 电源纹波测试 | 第53-55页 |
5.2 电源软启动测试 | 第55-57页 |
5.3 可调电压线性度测试 | 第57-59页 |
5.4 IVCC与VCC线性拟合 | 第59-61页 |
5.5 相干接收机小信号频响曲线 | 第61-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