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模拟平台的搭建及工作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7页
        1.2.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电动汽车充电模拟平台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4 电动汽车充电工作模式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模拟平台的设计第18-28页
    2.1 引言第18-19页
    2.2 动力电池系统的选择第19-25页
        2.2.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及特点第19-21页
        2.2.2 模拟平台动力电池的选择第21-22页
        2.2.3 电池管理系统的选择第22-25页
    2.3 充电机系统的选择第25-27页
        2.3.1 车载充电机的选择第25-26页
        2.3.2 直流充电机的选择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模拟平台交直流充电模式的实验研究第28-41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模拟平台交流充电模式的试验研究第28-31页
        3.2.1 交流充电模式硬件实验平台第28-29页
        3.2.2 交流充电模式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31页
    3.3 模拟平台直流充电模式的实验研究第31-36页
        3.3.1 直流充电模式硬件实验平台第31-32页
        3.3.2 直流充电模式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3.4 模拟平台电池系统放电实验研究第36-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以用户需求为主体的工作模式的设计与仿真第41-54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单台电动汽车期望充电功率阶梯的形成第42-44页
        4.2.1 单台电动汽车指导负荷曲线的形成第42-43页
        4.2.2 单台电动汽车充电期望功率阶梯的制定第43-44页
    4.3 电动汽车夜间充电分层分时定价机制第44-47页
        4.3.1 根据期望充电功率阶梯向下分层设置定价方块第44-46页
        4.3.2 高于期望充电功率阶梯的定价机制第46-47页
    4.4 充电流程第47-48页
    4.5 情景仿真第48-52页
        4.5.1 充电价格的设定第48-49页
        4.5.2 用户充电量相同时不同等待时间的对比第49-51页
        4.5.3 用户等待时间相同时充电量不同的对比第51-52页
    4.6 工作模式在模拟平台的验证第52-53页
    4.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式音节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100G相干接收机驱动板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