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思想的事故分析框架研究--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8-21页 |
| 2 基于弹性思想的可定量事故分析框架 | 第21-35页 |
| 2.1 事故案例 | 第21-23页 |
| 2.2 弹性分析框架 | 第23-3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事故前阶段弹性分析 | 第35-50页 |
| 3.1 事故前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 3.2 基于STAMP的弹性分析 | 第36-41页 |
| 3.3 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41-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事故中阶段弹性分析 | 第50-61页 |
| 4.1 基于STEP的中阶段过程分析 | 第50-53页 |
| 4.2 基于STAMP的弹性分析 | 第53-6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事故后阶段弹性分析 | 第61-71页 |
| 5.1 事故后清理恢复 | 第61页 |
| 5.2 基于弹性思想的恢复分析 | 第61-64页 |
| 5.3 基础设施系统的弹性恢复分析 | 第64-6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