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理论解读 | 第13-18页 |
(一) 食品安全的法律界定 | 第13-14页 |
(二) 食品安全风险的特性 | 第14-16页 |
1、不确定性 | 第14-15页 |
2、隐蔽性 | 第15页 |
3、社会公众性 | 第15页 |
4、后果严重性 | 第15-16页 |
(三) 社会共治原则的内容 | 第16页 |
(四) 社会共治原则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二、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及现状 | 第18-23页 |
(一) 法律制度体系 | 第18-19页 |
1、食品安全立法及政府监管体系 | 第18-19页 |
2、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制度体系 | 第19页 |
(二) 治理现状概述 | 第19-23页 |
1、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大量存在 | 第20页 |
2、人们对食品安全仍普遍担忧 | 第20-21页 |
3、恶性事件数量趋于下降 | 第21-23页 |
三、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现实困境 | 第23-39页 |
(一) 未彻底转变单一的政府监管模式 | 第23页 |
(二) 政府监管的多重问题 | 第23-31页 |
1、法规衔接不畅导致法律适用困难 | 第23-25页 |
2、监管能力不足造成无法全面履责 | 第25-27页 |
3、丰富的饮食文化与法律规范相冲突 | 第27-29页 |
4、问责体系不完备削弱监管动力 | 第29-30页 |
5、地方保护主义增加执法难度 | 第30-31页 |
(三) 社会主体的监管障碍 | 第31-39页 |
1、公众监管的异化 | 第31-33页 |
2、企业自我监管难以落实 | 第33-36页 |
3、其他社会主体的监管 | 第36-39页 |
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优化路径 | 第39-46页 |
(一) 社会共治的制度优化 | 第39-42页 |
1、信息交流机制 | 第39-40页 |
2、规则制定机制 | 第40-41页 |
3、责任承担机制 | 第41-42页 |
(二) 社会共治的主体优化 | 第42-46页 |
1、行政机关 | 第42-43页 |
2、社会公众 | 第43-44页 |
3、其他主体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