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1.4.1 主要创新 | 第18-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1 职业年金 | 第20-21页 |
2.1.2 视同缴费指数 | 第21-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页 |
2.2.2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与经验 | 第25-35页 |
3.1 改革基本思路 | 第25-33页 |
3.1.1 改革范围和对象 | 第26页 |
3.1.2 缴费基数和比例 | 第26-27页 |
3.1.3 基本养老金计发 | 第27-33页 |
3.2 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相关改革配套工作 | 第33-35页 |
3.2.1 信息采集(2015年7月29日-2015年8月18日) | 第33页 |
3.2.2 系统切换阶段(2015年8月) | 第33-34页 |
3.2.3 正常申报阶段(2015年9月7日-2015年9月25日) | 第34页 |
3.2.4 待遇并轨阶段(2015年10月) | 第34页 |
3.2.5 差额清算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 第34-35页 |
第4章 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困境分析 | 第35-41页 |
4.1 改革配套制度落后 | 第35-36页 |
4.1.1 人事制度僵化 | 第35页 |
4.1.2 工资福利制度欠缺 | 第35-36页 |
4.2 转移接续难以衔接 | 第36-37页 |
4.2.1 跨统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 | 第36页 |
4.2.2 跨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问题 | 第36-37页 |
4.2.3 职业年金转移接续问题 | 第37页 |
4.3 职业年金办法缺失 | 第37-38页 |
4.3.1 单位缴纳职业年金的计息方式和利率无具体规定 | 第37页 |
4.3.2 实账累计的职业年金基金尚未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 第37-38页 |
4.3.3 职业年金管理差异化 | 第38页 |
4.4 财政压力巨大 | 第38-39页 |
4.4.1 转轨成本高昂 | 第38页 |
4.4.2 社保基金增值困难 | 第38-39页 |
4.5 社保机构效率低下 | 第39-41页 |
4.5.1 经办大厅的服务能级有待提升 | 第39页 |
4.5.2 业务经办的技术支撑有待加强 | 第39-40页 |
4.5.3 柜面办事的前道服务有待优化 | 第40-41页 |
第5章 破解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困境的对策思考 | 第41-50页 |
5.1 健全相关改革配套制度 | 第41-42页 |
5.1.1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 第41页 |
5.1.2 健全工资福利制度 | 第41-42页 |
5.2 完善转移接续经办办法 | 第42-43页 |
5.2.1 制定转移接续经办规程 | 第42-43页 |
5.2.2 加强经办管理服务工作 | 第43页 |
5.3 改革我国现行退休制度 | 第43-45页 |
5.3.1 规范和延长退休年龄 | 第43-45页 |
5.3.2 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 第45页 |
5.4 优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 | 第45-48页 |
5.4.1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机制 | 第46页 |
5.4.2 丰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渠道和策略 | 第46页 |
5.4.3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 | 第46-48页 |
5.5 提升社保机构服务能力 | 第48-50页 |
5.5.1 打造贴近式的经办服务大厅 | 第48页 |
5.5.2 建设高智能的经办服务体系 | 第48-49页 |
5.5.3 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