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食物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乳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物分析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第11-13页
        1.2.1 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的定义第11页
        1.2.2 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第11-12页
        1.2.3 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第12-13页
    1.3 食品中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污染物研究分析现状第13-18页
        1.3.1 农药残留分析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重金属污染物研究分析现状第16-18页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8-19页
    1.5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 研究技术线路第20-21页
第2章 生乳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GC-ECD分析第21-39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2.1 样品与试剂第22-23页
        2.2.2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2.2.3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7页
        2.3.1 对待测组分不同提取净化操作的影响第26-27页
        2.3.2 色谱柱型号的影响第27-28页
        2.3.3 柱箱温度的影响第28-30页
        2.3.4 进样量与进样方式的影响第30-32页
        2.3.5 载气流量的影响第32-34页
        2.3.6 ECD温度的影响第34页
        2.3.7 尾吹气流量的影响第34-35页
        2.3.8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第35-36页
        2.3.9 精密度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生乳中重金属总汞、总砷原子荧光同时分析第39-4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9-43页
        3.2.1 实验材料第39页
        3.2.2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39-41页
        3.2.3 试样预处理第41页
        3.2.4 标准溶液配制第41-42页
        3.2.5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参数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3.3.1 试样预处理方式的影响第43-44页
        3.3.2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的影响第44页
        3.3.3 元素灯电流的影响第44-45页
        3.3.4 原子化高度的影响第45页
        3.3.5 载气流速,屏蔽气流速的影响第45-46页
        3.3.6 读数时长、延迟时间的影响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生乳中重金属铅、铬原子吸收分析第49-69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49-54页
        4.2.1 实验材料第49-50页
        4.2.2 仪器设备与试剂第50页
        4.2.3 试样处理第50-51页
        4.2.4 标准溶液配置第51-52页
        4.2.5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参数选择第52-54页
        4.2.6 数据分析第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67页
        4.3.1 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影响第54-57页
        4.3.2 不同消解程序的影响第57-58页
        4.3.3 不同石墨管的影响第58-59页
        4.3.4 不同元素灯电流的影响第59-61页
        4.3.5 磷酸二氢铵基体改进剂的影响第61-62页
        4.3.6 硝酸钯基体改进剂的影响第62-65页
        4.3.7 磷酸二氢铵-硝酸钯基体改进剂的影响第65-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T集团公司机关绩效考核研究
下一篇:基于乘客满意度的TJ市地铁服务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