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夷钟铭文集注与释义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2页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5 存再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第11-12页 |
二、概述 | 第12-14页 |
2.1 发现与发掘 | 第12页 |
2.2 主人生平与断代 | 第12-14页 |
三、铭文辨析 | 第14-55页 |
3.1 叔夷钟一 | 第14-21页 |
3.2 叔夷钟二 | 第21-27页 |
3.3 叔夷钟三 | 第27-32页 |
3.4 叔夷钟四 | 第32-36页 |
3.5 叔夷钟五 | 第36-40页 |
3.6 叔夷钟六 | 第40-43页 |
3.7 叔夷钟七 | 第43-48页 |
3.8 叔夷钟八 | 第48页 |
3.9 叔夷钟九 | 第48-49页 |
3.10 叔夷钟十 | 第49-50页 |
3.11 叔夷钟十一 | 第50-51页 |
3.12 叔夷钟十二 | 第51页 |
3.13 叔夷钟十三 | 第51-55页 |
四、叔夷钟所体现的内容 | 第55-59页 |
4.1 灭莱 | 第55-56页 |
4.2 铁器 | 第56页 |
4.3 身世与传说 | 第56-57页 |
4.4 军队 | 第57-59页 |
五、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
附录B:文献简称对照表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