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12-26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2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23页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1. 幸福 | 第23页 |
2. 幸福教育 | 第23-24页 |
3. 社会控制 | 第24页 |
(五)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页 |
(六)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 研究过程 | 第2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二、学生幸福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 第26-34页 |
(一) 学校教育应以学生幸福为终极目的 | 第26-28页 |
(二) 学校教育过程应是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 | 第28-29页 |
(三) 学校幸福教育的必要性 | 第29-34页 |
1. 实施幸福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第29-31页 |
2. 实施学生幸福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 第31-32页 |
3. 实施学生幸福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32-34页 |
三、社会控制视角下中小学阶段幸福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34-44页 |
(一) 学校幸福教育做得好的方面 | 第34-35页 |
(二) 社会控制下学校教育功能的局限性挑战 | 第35-41页 |
1. 课堂活动难以实现“以生为本” | 第35-37页 |
2. 教师主体难以实现师生幸福互动 | 第37-39页 |
3. 知识规定难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 第39-41页 |
(三) 社会对学校幸福教育的制约性挑战 | 第41-44页 |
1. 相对封闭的环境制约了学校幸福教育 | 第41页 |
2. 单一的价值观念制约了学校幸福教育 | 第41-43页 |
3. 有限的物质条件制约了学校幸福教育 | 第43-44页 |
四、社会控制视角下中小学阶段幸福教育面I临挑战的原因 | 第44-48页 |
(一) 社会外部控制了学校的运行 | 第44-45页 |
1. 经济基础控制了学校日常管理 | 第44页 |
2. 政治意识控制了学校人员任用 | 第44-45页 |
3. 文化传统控制了学校教育思想 | 第45页 |
(二) 学校内部控制了学生的发展 | 第45-48页 |
1. 班级组织控制学生行为的表现 | 第45-46页 |
2. 教师集体控制学生角色的塑造 | 第46页 |
3. 课程内容控制学生观念的形成 | 第46-48页 |
五、社会控制视角下应对中小学阶段幸福教育挑战的策略 | 第48-59页 |
(一) 正确应对社会外部对学校教育的控制 | 第48-53页 |
1. 构建相对全面的教育内容 | 第48-51页 |
2. 倡导人性化的教育手段 | 第51-52页 |
3. 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 第52-53页 |
(二) 改进学校内部对学生发展的控制 | 第53-59页 |
1. 正确定位幸福教育 | 第54-55页 |
2. 强化教育者幸福教育意识 | 第55-57页 |
3. 增强教育者在班级活动中的示范作用 | 第57-59页 |
六、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