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OBU多级安全架构及通信方案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车联网OBU基础知识 | 第15-33页 |
2.1 车联网概述 | 第15-20页 |
2.1.1 车联网体系和特点 | 第15-17页 |
2.1.2 5G与车联网 | 第17-20页 |
2.2 OBU硬件及通信模式 | 第20-24页 |
2.2.1 OBU硬件架构 | 第20-22页 |
2.2.2 OBU通信模式 | 第22-24页 |
2.3 安全性分析 | 第24-30页 |
2.3.1 OBU和车内网的安全问题 | 第24-27页 |
2.3.2 OBU安全硬件设计与通信方案 | 第27-30页 |
2.4 可靠性分析 | 第30-32页 |
2.4.1 OBU可靠性问题分析 | 第30-31页 |
2.4.2 OBU可靠性研究方案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三级安全架构的OBU | 第33-44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3页 |
3.2 攻击模型 | 第33-34页 |
3.3 安全威胁评估 | 第34-35页 |
3.4 NOTSA硬件设计 | 第35-39页 |
3.4.1 NOTSA多级安全区 | 第36-37页 |
3.4.2 三层安全防护机制 | 第37-39页 |
3.5 基于RBD的硬件可靠性评估 | 第39-40页 |
3.5.1 NOTSA硬件可靠性 | 第39-40页 |
3.5.2 RSU硬件可靠性 | 第40页 |
3.6 系统实现 | 第40-43页 |
3.6.1 硬件仿真平台 | 第41-42页 |
3.6.2 硬件可靠性实验分析 | 第42-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NOTSA的多级安全协议 | 第44-55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44-45页 |
4.2 多级安全协议 | 第45-51页 |
4.2.1 外部网络和设备的强安全认证 | 第46-48页 |
4.2.2 多处理器认证 | 第48-50页 |
4.2.3 硬隔离 | 第50-51页 |
4.3 NOTSA安全协议的性能分析 | 第51-52页 |
4.3.1 安全性能分析 | 第51-52页 |
4.3.2 正确性验证 | 第52页 |
4.4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NOTSA的安全协作通信方案 | 第55-76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55-56页 |
5.2 安全协作通信方案实施 | 第56-62页 |
5.2.1 硬件架构 | 第56页 |
5.2.2 网络模型 | 第56-58页 |
5.2.3 问题分析 | 第58-61页 |
5.2.4 协作通信方案 | 第61-62页 |
5.3 安全性提高 | 第62-68页 |
5.3.1 协作通信的安全性分析 | 第62-64页 |
5.3.2 模式选择和优化 | 第64-68页 |
5.4 网络可靠性分析 | 第68-69页 |
5.4.1 基于NOTSA的网络可靠性 | 第68-69页 |
5.4.2 信息阻塞和丢失概率 | 第69页 |
5.5 实验分析及性能评估 | 第69-75页 |
5.5.1 安全性实验评估 | 第69-72页 |
5.5.2 网络可靠性实验分析 | 第72-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6-78页 |
6.1 总结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