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3.1 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综述 | 第12-16页 |
1.3.2 社会偏好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3 考虑社会偏好的供应链管理综述 | 第17-19页 |
1.3.4 研究述评 | 第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9-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32页 |
2.1 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 | 第23-27页 |
2.1.1 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 | 第23-25页 |
2.1.2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特点 | 第25-26页 |
2.1.3 供应商质量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2.2 社会偏好理论 | 第27-29页 |
2.2.1 社会偏好的存在性 | 第27页 |
2.2.2 社会偏好的理论模型 | 第27-29页 |
2.3 计算实验 | 第29-31页 |
2.3.1 计算实验的概念 | 第29-30页 |
2.3.2 计算实验的研究范式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考虑社会偏好的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计算实验模型构建 | 第32-41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制造商和供应商Agent设计 | 第33-36页 |
3.2.1 制造商Agent设计 | 第33-35页 |
3.2.2 供应商Agent设计 | 第35-36页 |
3.3 社会偏好下的效用设计 | 第36-37页 |
3.3.1 公平性偏好下的效用设计 | 第36-37页 |
3.3.2 竞争性偏好下的效用设计 | 第37页 |
3.4 供应商的学习机制设计 | 第37-39页 |
3.5 主体决策流程设计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考虑社会偏好的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计算实验研究 | 第41-60页 |
4.1 考虑公平性偏好的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计算实验研究 | 第41-51页 |
4.1.1 基准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4.1.2 无社会偏好情景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4.1.3 公平性偏好情景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4.1.4 不同“嫉妒”和“内疚”程度情景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4.2 考虑竞争性偏好的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计算实验研究 | 第51-59页 |
4.2.1 基准参数设置 | 第51-53页 |
4.2.2 竞争性偏好情景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4.2.3 不同“贪婪”和“嫉妒”程度情景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D集团汽车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的应用研究 | 第60-72页 |
5.1 公司介绍 | 第60页 |
5.2 D集团汽车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60-64页 |
5.2.1 D集团汽车供应商介绍 | 第60-62页 |
5.2.2 D集团汽车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 第62-63页 |
5.2.3 D集团汽车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第63-64页 |
5.3 考虑社会偏好的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 | 第64-70页 |
5.3.1 D集团汽车供应商社会偏好调研 | 第64-68页 |
5.3.2 D集团汽车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策略 | 第68-69页 |
5.3.3 D集团汽车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效果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82-83页 |
附录 A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