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8页 |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2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 二、研究方案 | 第12-14页 |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 (二)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 (一)价值观自信 | 第14-15页 |
| (二)价值观自信培育 | 第15-18页 |
| 第一章 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第18-27页 |
| 一、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性 | 第18-22页 |
| (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第18-19页 |
|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 第19-21页 |
| (三)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 第21-22页 |
| 二、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可行性 | 第22-27页 |
| (一)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理论条件 | 第22-24页 |
| (二)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实践条件 | 第24-25页 |
| (三)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体条件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现状及问题成因 | 第27-42页 |
| 一、关于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调查 | 第27-37页 |
| (一)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认知维度 | 第27-29页 |
| (二)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立场维度 | 第29-32页 |
| (三)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行为维度 | 第32-35页 |
| (四)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基本判断 | 第35-37页 |
| 二、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2页 |
| (一)社会环境不优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冲击 | 第37-38页 |
| (二)学校教育不力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制约 | 第38-40页 |
| (三)家庭教育不善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阻碍 | 第40-41页 |
| (四)主观能动不足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消解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多维路径 | 第42-57页 |
| 一、改善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社会环境 | 第42-45页 |
| (一)夯实物质之基 | 第42-43页 |
| (二)厚植精神之柢 | 第43-44页 |
| (三)净化虚拟之境 | 第44-45页 |
| 二、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 | 第45-50页 |
|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第45-46页 |
| (二)全面融入课程教学 | 第46-49页 |
|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第49-50页 |
| 三、发挥家庭对培育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作用 | 第50-53页 |
| (一)发挥家长榜样作用 | 第50-51页 |
| (二)发挥家教引导作用 | 第51-52页 |
| (三)发挥家风熏陶作用 | 第52-53页 |
| 四、优化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自我养成过程 | 第53-57页 |
| (一)在学习中提高认知 | 第53-54页 |
| (二)在批判中坚定立场 | 第54-55页 |
| (三)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 第55-57页 |
| 结语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现状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