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三、创新之处 | 第15页 |
| 四、难点及不足 | 第15页 |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素养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 一、素养 | 第15-16页 |
| 二、生态素养 | 第16-17页 |
| 三、生态素养的特征 | 第17页 |
| 四、大学生生态素养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生态素养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 第18-19页 |
| 二、我国传统生态思想 | 第19-21页 |
| 三、西方“生态人假设”学说 | 第21页 |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素养实证研究 | 第21-29页 |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调查 | 第21-27页 |
| 一、调查概况 | 第21-23页 |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23-27页 |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27-29页 |
| 一、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 | 第27-28页 |
| 二、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路径探索 | 第29-40页 |
| 第一节 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指导原则 | 第29-31页 |
| 一、科学性原则 | 第29页 |
| 二、主体性原则 | 第29-30页 |
| 三、差异性原则 | 第30-31页 |
| 四、渗透性原则 | 第31页 |
| 五、实践性原则 | 第31页 |
| 第二节 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路径 | 第31-40页 |
| 一、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基础:构建高校培育体系 | 第32-36页 |
|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的保障:形成社会文化环境 | 第36-37页 |
| 三、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实现:持续践行生态行为 | 第37-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 附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