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1.1 学生对高中数学兴趣不足 | 第6页 |
1.1.2 HPM的出现 | 第6-7页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7-9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7-9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2章 HPM的价值与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2.1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 第10-11页 |
2.2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2.2.1 历史相似性原理 | 第11-12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2页 |
2.2.3 有指导的“再创造”理论 | 第12-14页 |
第3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14-27页 |
3.1 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14-17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4页 |
3.1.2 调查的实施 | 第14页 |
3.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4-17页 |
3.2 面向教师的问卷调查、访谈及分析 | 第17-22页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7页 |
3.2.2 调查的实施 | 第17页 |
3.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7-21页 |
3.2.4 对高中教师的访谈 | 第21-22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页 |
3.4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3.5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 第23-27页 |
3.5.1 基于历史发生原理的教学策略 | 第24页 |
3.5.2 基于数学史的问题策略 | 第24-25页 |
3.5.3 “再创造”策略 | 第25-27页 |
第4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 第27-37页 |
4.1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27页 |
4.2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之一:对数函数教学片段 | 第27-31页 |
4.2.1 教学片段之一:展现历史,学生探究 | 第28-29页 |
4.2.2 教学片段之二:构建概念 | 第29-30页 |
4.2.3 教学反思 | 第30-31页 |
4.3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之二:立体几何教学片段 | 第31-34页 |
4.3.1 教学片段之一:展现历史,学生探究深度认识平面,理解平面概念 | 第32-33页 |
4.3.2 教学片段之二:三条公理 | 第33页 |
4.3.3 教学反思 | 第33-34页 |
4.4 实践实施后效果调查及分析 | 第34-37页 |
4.4.1 对高中学生实施后的问卷调查研究 | 第34-36页 |
4.4.2 对高中学生实施后的访谈 | 第36-3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7-3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7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37-38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38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5页 |
(1)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41-42页 |
(2) 面向教师的问卷调查 | 第42-44页 |
(3) 对高中学生实施后的问卷调查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