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环境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困境及其出路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8-11页
    一、选题价值第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三、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第10页
    四、创新内容第10-11页
第一章 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现状及困境分析第11-19页
    第一节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产生及发展第11-12页
        一、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产生第11-12页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发展第12页
    第二节 我国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现状第12-15页
        一、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规定第12-13页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在环境民事诉讼中的解释适用第13-14页
        三、立法中“专家辅助人”的表述含糊第14-15页
    第三节 我国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司法实践状况第15-17页
        一、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适用率低第15-16页
        二、环境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适用地域性明显第16-17页
    第四节 我国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困境分析第17-19页
        一、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不明确第17页
        二、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适格标准缺失第17-18页
        三、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法律效力不确定第18-19页
第二章 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域外考察第19-26页
    第一节 美国专家证人制度的考察第19-20页
        一、美国专家证人的适格标准第19页
        二、美国专家证人出庭的启动主体第19-20页
        三、美国专家证人证言的采信规则第20页
    第二节 德国鉴定人制度的考察第20-22页
        一、德国鉴定人的适格标准第20-21页
        二、德国鉴定人出庭的启动主体第21页
        三、德国鉴定人鉴定意见的采信规则第21-22页
    第三节 两大制度对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启示第22-26页
        一、美国和德国相关制度的评析第22-23页
        二、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对域外制度的借鉴第23-24页
        三、域外制度借鉴应当注意的问题第24-26页
第三章 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第26-40页
    第一节 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路径选择第26-31页
        一、设置单一制度的局限性第26-28页
        二、建立“鉴定人+专家辅助人”的路径模式第28-31页
        三、“鉴定人+专家辅助人”的运行模式第31页
    第二节 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第31-35页
        一、关于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的争议第31-33页
        二、专家辅助人的意见性质第33-34页
        三、法院采信专家辅助人的意见的标准及其制约第34-35页
    第三节 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基础要素第35-38页
        一、专家辅助人的适格标准第35-36页
        二、专家辅助人的审查条件第36-37页
        三、专家辅助人出庭程序的启动主体第37-38页
    第四节 实现环境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保障第38-40页
        一、确认专家辅助人的权利第38-39页
        二、厘定专家辅助人的义务第39页
        三、明确规定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性质和形式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判中心语境下诉侦关系的重构--以检察引导侦查为视角
下一篇:仲裁程序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