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7-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及区域基本概况第20-26页
    2.1 概念阐述第20-21页
        2.1.1 旅游滑雪场第20页
        2.1.2 旅游空间结构第20-21页
        2.1.3 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及优化第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习近平“两山”理论第21-22页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22页
        2.2.3 增长极理论第22页
        2.2.4 核心-边缘理论第22-23页
    2.3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第23-26页
        2.3.1 东北三省区域背景概况第23-24页
        2.3.2 东北三省冰雪旅游发展概况第24-26页
第3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第26-39页
    3.1 空间类型特征分析第29-31页
        3.1.1 集聚度分析第29-30页
        3.1.2 均衡度分析第30-31页
    3.2 空间密度特征分析第31-34页
        3.2.1 区域密度分析第31-32页
        3.2.2 核密度分析第32-34页
    3.3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与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关联特征分析第34-39页
第4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布局主要影响因素第39-51页
    4.1 自然要素影响第39-46页
        4.1.1 冬季降水、降雪影响第39-42页
        4.1.2 地形地势影响第42-44页
        4.1.3 湖泊河流影响第44-46页
    4.2 人文要素影响第46-49页
        4.2.1 社会经济和人口分布的影响第46-47页
        4.2.2 交通条件影响第47-48页
        4.2.3 历史沿革影响第48-49页
    4.3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与高等级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第49-51页
        4.3.1 大众滑雪时代的到来推动滑雪场主动寻求与其他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第49-50页
        4.3.2 冰雪旅游时代的发展促使景区考虑新建滑雪场以增加其多样化发展第50-51页
第5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格局现存问题第51-55页
    5.1 部分地区冰雪资源未充分挖掘使区域冰雪旅游发展差距加大第51-52页
    5.2 辽宁省旅游滑雪场的空间规模和整体质量亟需提升第52页
    5.3 山区林区滑雪场众多,对生态构成威胁第52-53页
    5.4 室内滑雪场和旱雪场普及度不高,滑雪场类型单一第53-55页
第6章 东北三省旅游滑雪场空间结构未来优化建议第55-63页
    6.1 建立东北地区滑雪场空间规划布局协调总管机制第55-56页
    6.2 提升滑雪场的文化附加值,加强与文化景区的空间相互联系第56-58页
    6.3 促进不同规模旅游滑雪场均衡布局,丰富滑雪场类型第58-59页
    6.4 塑造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冰雪主题,优化冰雪旅游线路第59-60页
    6.5 严守生态红线,避免旅游滑雪场在山区林区过度集聚第60-61页
    6.6 利用地缘优势借鉴俄日韩等国大型旅游滑雪场的布局和管理经验第61-63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63-66页
    7.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7.2 主要贡献第64-65页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创新型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下一篇:全域旅游背景下哈尔滨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