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逐时温度变化时混凝土夹芯板温度作用效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建筑节能 | 第10页 |
1.1.2 建筑工业化 | 第10-11页 |
1.1.3 混凝土夹芯板 | 第11-12页 |
1.1.4 温度作用下混凝土夹芯板的变形 | 第12-13页 |
1.1.5 我国荷载规范中温度荷载取值 | 第13页 |
1.1.6 参与课题 | 第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4-19页 |
1.3.1 夹芯板 | 第14-15页 |
1.3.2 温度作用 | 第15-17页 |
1.3.3 温度作用效应 | 第17-19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4.1 存在问题 | 第19页 |
1.4.2 本文工作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考虑逐时温度变化时混凝土夹芯板温度作用 | 第22-52页 |
2.1 基于谐波热的混凝土夹芯板温度作用 | 第22-39页 |
2.1.1 标准日气温与标准日空气综合温度 | 第22-25页 |
2.1.2 工况 | 第25页 |
2.1.3 混凝土夹芯板平均日温度作用 | 第25-31页 |
2.1.4 夹芯板平均日温度 | 第31-33页 |
2.1.5 夹芯板的平均年温度作用 | 第33-36页 |
2.1.6 夹芯板平均年温度 | 第36-37页 |
2.1.7 夹芯板温度作用组合 | 第37-39页 |
2.2 谐波热法的计算结果与有关规范对比 | 第39-49页 |
2.2.1 方法一计算结果 | 第39-41页 |
2.2.2 方法二计算结果 | 第41-43页 |
2.2.3 方法三计算结果 | 第43-44页 |
2.2.4 方法四计算结果 | 第44-45页 |
2.2.5 五种算法结果对比 | 第45-49页 |
2.3 室外基本温度修正值△T | 第49-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温度作用下混凝土夹芯板的应力理论分析 | 第52-74页 |
3.1 力学模型、基本假设与平衡方程 | 第52-56页 |
3.2 界面剪应力和界面正应力解析解 | 第56-67页 |
3.3 夹芯板任意截面内力 | 第67-69页 |
3.3.1 夹芯板内叶内力 | 第67-68页 |
3.3.2 夹芯板外叶内力 | 第68-69页 |
3.4 夹芯板界面应力和板叶内力分布 | 第69-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温度作用下混凝土夹芯板的应力有限元验证 | 第74-84页 |
4.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74-75页 |
4.1.1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74页 |
4.1.2 二维实体单元简介 | 第74-75页 |
4.2 有限元计算 | 第75-77页 |
4.2.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75-76页 |
4.2.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4.3 混凝土夹芯板的有限元分析与理论结果对比 | 第77-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五章 温度作用下混凝土夹芯板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98页 |
5.1 板叶厚度的影响 | 第84-91页 |
5.1.1 夹芯板外叶厚度的影响 | 第84-88页 |
5.1.2 夹芯板内叶厚度的影响 | 第88-91页 |
5.2 连接件直径的影响 | 第91-92页 |
5.3 连接件间距的影响 | 第92-95页 |
5.4 连接件材料的影响 | 第95-9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附录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