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煤炭行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与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研究评析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第21-29页
    2.1 绿色经济的相关概念第21-27页
        2.1.1 绿色经济的概念第21-22页
        2.1.2 绿色经济的内涵第22页
        2.1.3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辨析第22-24页
        2.1.4 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2.2 绿色煤炭的相关概念第27-29页
        2.2.1 绿色煤炭的概念第27-28页
        2.2.2 煤炭行业绿色化的特征第28-29页
第3章 煤炭行业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第29-50页
    3.1 指标体系的功能第29-30页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第30-32页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0-31页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31-32页
    3.3 指标体系的选取第32-39页
        3.3.1 经济集约指标第33-34页
        3.3.2 经济结构第34页
        3.3.3 资源节约指标第34-36页
        3.3.4 环境友好指标第36-37页
        3.3.5 社会和谐指标第37-39页
    3.4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39-48页
        3.4.1 权重确定方法第39-42页
        3.4.2 指标权重的生成第42-48页
    3.5 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和综合评价模型第48-50页
        3.5.1 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第49页
        3.5.2 煤炭行业绿色经济水平评价模型第49-50页
第4章 山西省煤炭行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第50-59页
    4.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第50-51页
    4.2 山西省煤炭行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和分析第51-54页
        4.2.1 山西省煤炭行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第51页
        4.2.2 测算结果的分析第51-54页
    4.3 对策建议第54-59页
        4.3.1 完善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机制第54-55页
        4.3.2 构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友好协调机制第55页
        4.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水平第55-56页
        4.3.4 构建煤炭产业与非煤产业的协调发展机制第56页
        4.3.5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环境保护机制第56-57页
        4.3.6 重视科技创新,实现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第57页
        4.3.7 重视物流作用,建立现代化的煤炭物流产业第57-5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2页
    5.1 结论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2页
        5.2.1 研究的不足第60-61页
        5.2.2 研究展望第61-62页
附录第62-67页
    附录1 煤炭行业绿色经济评价指标比较调查表第62-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平顶山矿区采动影响分析研究
下一篇:神华集团品牌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