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进展第9-10页
        1.1.1 异色瓢虫的形态特征第9-10页
        1.1.2 生活习性第10页
        1.1.3 猎物与天敌第10页
    1.2 异色瓢虫的人工利用第10-13页
        1.2.1 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第10-11页
        1.2.2 人工扩繁第11-12页
        1.2.3 最适冷藏温度第12页
        1.2.4 人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1.3.1 昆虫滞育的诱导第13-14页
        1.3.2 昆虫滞育的维持第14页
        1.3.3 昆虫滞育的解除第14页
        1.3.4 异色瓢虫滞育与滞育解除的判定第14-15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1页
    2.1 材料第16页
        2.1.1 供试虫源第16页
        2.1.2 试验仪器第16页
    2.2 方法第16-21页
        2.2.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6-17页
        2.2.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研究第17-18页
        2.2.3 异色瓢虫滞育与滞育解除的判定方法第18-19页
        2.2.4 数据获取与分析第19-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29页
    3.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参数第21-25页
        3.1.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前期第21页
        3.1.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历期第21-22页
        3.1.3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量第22-23页
        3.1.4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雌虫寿命第23页
        3.1.5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取样后存活时间第23-24页
        3.1.6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存活率第24-25页
    3.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第25-29页
        3.2.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卵巢管的长度第25页
        3.2.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卵室数量与卵黄沉积程度第25-26页
        3.2.3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卵巢发育等级第26-27页
        3.2.4 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滞育率第27-29页
4 讨论第29-34页
    4.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第29-31页
    4.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第31-32页
    4.3 越冬代异色瓢虫的保护和利用第32-34页
5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0页
作者简介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变电站检修区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美国白蛾几丁质脱乙酰酶HcCDAs的生化特性分析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