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 第13-15页 |
1.2.2 FT中文网研究 | 第15-17页 |
1.2.3 框架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思路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问题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4.2 研究问题 | 第21-22页 |
第2章 理论概述与研究设计 | 第22-30页 |
2.1 理论概述 | 第22-24页 |
2.1.1 框架理论起源 | 第22页 |
2.1.2 新闻传播领域的框架理论 | 第22-23页 |
2.1.3 新闻框架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 研究设计 | 第24-30页 |
2.2.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2.2.2 样本选取 | 第25-26页 |
2.2.3 类目建构 | 第26-29页 |
2.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9-30页 |
第3章 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建构分析 | 第30-44页 |
3.1 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形式框架呈现 | 第30-34页 |
3.1.1 报道篇幅的类型 | 第30-31页 |
3.1.2 报道体裁的分类 | 第31-33页 |
3.1.3 图表的运用情况 | 第33-34页 |
3.2 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实质框架呈现 | 第34-44页 |
3.2.1 报道议题的种类 | 第34-37页 |
3.2.2 报道来源的选择 | 第37-40页 |
3.2.3 报道区域的偏好 | 第40-42页 |
3.2.4 报道立场的偏爱 | 第42-44页 |
第4章 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特征分析 | 第44-56页 |
4.1 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形式框架的特点 | 第44-51页 |
4.1.1 报道篇幅较长,报道内容详尽 | 第44-45页 |
4.1.2 报道体裁多样,塑造独特风格 | 第45-46页 |
4.1.3 图表贴切使用,视觉效果良好 | 第46-51页 |
4.2 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实质框架的特点 | 第51-56页 |
4.2.1 报道来源权威,传达官方声音 | 第51-52页 |
4.2.2 报道议题多元,紧扣经济热点 | 第52-53页 |
4.2.3 报道视角开放,展现全局意识 | 第53-54页 |
4.2.4 报道立场中立,遵循客观原则 | 第54-56页 |
第5章 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框架成因分析 | 第56-67页 |
5.1 新闻框架受政治经济背景的影响 | 第56-59页 |
5.1.1 母报政治经济背景的限制 | 第56-57页 |
5.1.2 中国政治经济背景的影响 | 第57-59页 |
5.2 新闻框架受媒介竞争推动的影响 | 第59-62页 |
5.2.1 全球财经网站的市场争夺 | 第59-61页 |
5.2.2 本土财经网站的强势挑战 | 第61-62页 |
5.3 新闻框架受媒体编辑部的影响 | 第62-67页 |
5.3.1 FT中文网受众的需求偏好影响 | 第62-64页 |
5.3.2 FT中文网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 第64-67页 |
第6章 对中国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的借鉴启示 | 第67-72页 |
6.1 报道视角:立足本土,开拓国际视野 | 第67-68页 |
6.2 报道选题:更多样化,凸显人文关怀 | 第68-69页 |
6.3 报道形式:丰富多元,塑造独特风格 | 第69-70页 |
6.4 报道内容:增强原创,打造人才队伍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